文梦网

孔子杀人是怎么回事呢?

linx

  第三模块、官声沉浮(9讲)

  第二十一讲、孔子杀人是怎么回事呢?

  你好,欢迎来到“猴哥带你读懂孔子”。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了解春秋历史。

  上一讲的最后,我留了个悬念。说孔子现在既不依附三桓、也不投靠国君,仕途上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呢?

  别担心,没过多久,从政六年的孔子就被提拔,做了代理大司徒。从级别上说,这算是鲁国的最高官员了。司马迁在《史记》里说,这一年,孔子56岁。

  三桓为什么会突然重用孔子呢?甚至把季孙家的垄断职务都暂时给了他?这会不会是三桓发现了鲁定公对孔子的试探,要给孔子挖坑呢?

  这样的怀疑,不光我有。从《史记》来看,孔子的弟子也有,而且这个弟子还当面建议老师要谨慎一点。不过孔子比较乐观,觉得不用杞人忧天,应该抓紧机会干一番大事业。

  考虑到史料里的确没有相关的线索,我们也就不去纠结三桓的意图了,来看孔子干的大事业吧。

  根据司马迁的说法,孔子代理大司徒以后干的大事,是杀了一个叫少正卯的人,所谓“诛少正卯”。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和和气气的老知识分子怎么就狠心杀人了呢?

  这一讲,我就来给你分析分析。

  杀气凛凛的孔子形象

  先来看司马迁的原文,他写的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鲁大夫”这三个字,说明少正卯这个人的身份是大夫,也就是级别比较高的贵族。而他的罪名是扰乱社会秩序。这样来看,的确是件大事。

  但这里我要告诉你,这件事是后人伪造的,这个虚假记载让孔子背了两千多年的黑锅。

  你想,要是真发生过这么个大事,而且是这么件合乎道义的大事,孔子的弟子们肯定会在书里写上几笔啊。

  但事实上,在孔门弟子编著的《论语》、《礼记》里面,别说没有杀少正卯这件事,甚至连这个人的名字都没有出现过。

  那司马迁记录的这个故事,是从哪儿来的呢?总不会是他自己编的吧?

  那倒不是,虽然跟孔子关系密切的史料里没有记载,但我们还是能找到其他痕迹的。

  现在能查到的最早的出处,是战国后期的《荀子》这本书。书里说,孔子代理大司徒的第七天,就下令杀了少正卯。

  至于罪名,孔子是这样说的:这个人虽然没有犯盗窃这类常见的罪行,但思想很危险:他的行为怪癖而坚定,言辞虚伪而有说服力,学的都是荒谬的道理,而且涉猎很广。他还喜欢召集很多人一起议论时政,会引起动乱,对社会的危害性很大,不能不杀!

  按照《荀子》的记载,少正卯不是什么简单的刑事犯罪,而是有思想跟政治问题,跟孔子主张的政治理念完全不同,所以被当成异端邪说和政治犯给杀掉了。后来司马迁写《史记》,采用的就是《荀子》的这个说法。

  到更晚的东汉时候,著名学者王充写了《论衡》,里面把少正卯案件写得更具体了。按他的说法,除了政治理念不一样,少正卯还在教育事业上跟孔子作对,试图挖走孔门弟子。

  再后来,“孔子诛少正卯”就变成了一个历史典故,人们经常拿它来说明这么一个道理:圣人不能光有慈悲心,该狠的时候也要狠一下。

  好,从《荀子》到《史记》到《论衡》,再到后世的典故,这线索似乎还挺清楚的,好像有一定的可信度。但问题是,这条线索从一开始就错了,因为少正卯在《荀子》里的形象,并不符合历史。

  杀人无法消灭学术

  在荀子的笔下,这个少正卯感觉就是个跟孔子作对的反派学者,而且很有社会影响力。孔子杀他,是因为不赞同对方的政治理念,所以要打压、要批判。

  有朋友可能觉得,这听起来也挺合情合理的,不都说当时“百家争鸣”吗?虽然杀人是稍微暴力了一些,但这种学者、学派之间有争斗,应该也挺正常的吧?

  问题恰恰在这里。因为,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还没有出现战国的“百家争鸣”。春秋时期根本没有两个学派的学者互相辩论、互相攻击的事情。这时代特征就对不上。

  退一步说,如果“百家争鸣”真的提前到了孔子的时代,孔子也不是把辩论对手处死就完事了。

  按照学术争论的惯例,他得从学说上去批判对手,让大家都觉得少正卯那一套确实是错了。这样,才算是争嬴了嘛。

  但事实却是,孔子以及孔门弟子的所有著作,包括《论语》《礼记》等等,都没有提到过这个人,更别说提到这个人的思想学说了。

  好,前面我分析了两个理由,一个是孔门弟子的书都没有提过少正卯这个人,一个是《荀子》的记载不符合历史特征。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相对间接的理由。

  我告诉你啊,就现有的春秋战国的史料来看,就只有《荀子》里记载了这件事、记了这个人。用现在的话说,这是孤证。

  你想,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位少正卯,他肯定会有很多弟子和追随者,不然怎么谈得上社会影响力呢?

  那么,就算少正卯被处死了,他的学生也受到牵连,但总能逃出一两个,跑到别的国家去吧。至少去晋国是有可能的,因为晋国跟鲁国是对头。

  而这些跑出去的学生,多多少少总会把少正卯的著作和思想流传下来一些。但我们看到的事实却是,什么都没有。

  在孔子死后一百来年,出了一位大思想家,庄子。这位庄子特别喜欢讥讽孔子,给孔子学说挑毛病。为此,他还虚构了很多孔子师徒出洋相的故事。但庄子却从来没有提到过少正卯这个人。

  要知道,庄子生活的年代可比荀子要早。如果真的有过这么一个少正卯案件,庄子肯定是要记载下来的,毕竟,这可是批判孔子的绝佳素材。

  好的,这是第一个间接理由,《荀子》里的记载是孤证。同时,我们还可以反过来看看,如果真有一位少正卯这种人,跟孔子在学术上处处作对,孔子又会怎么做呢,把他抓起来判死刑就够了吗?

  碰巧,孔子正好处理过类似的案件,我们可以参考参考。

  《论语》里记载过这么一件事儿,说在孔子晚年的时候,季氏的新任族长季康子,向孔子请教,说:我想杀个离经叛道的人,来教导民众向善,这样可以吗?

  孔子回答:您都是鲁国的执政了,哪里用得着杀人呢?只要您走正道,一心向善,老百姓都会跟着您学,您就像是风,老百姓就像是草,他们不可能跟您顶着干。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啊。

  你看,孔子并不主张对特立独行的人搞人身消灭,他是个很温和、宽容的人,和“孔子诛少正卯”这种传闻根本不沾边。

  所以,综合上面各种证据,我认为“孔子诛少正卯”这件事不是真的,它更像是战国后期学者们编造的故事。

  故事是怎么来的呢

  那荀子为什么要编这个故事呢?

  因为在荀子那个时候,“百家争鸣”已经很激烈了。学者们在辩论学术的时候,会常常上升到人身攻击的程度。特别是荀子,他是个思想家里的铁腕人物,经常梦想靠国家政权来打击反对派。

  那么,很可能是他发挥想象力,创造出了少正卯这么个倒霉角色,就为了说明儒家的反对派都应该镇压、杀头。

  事实上,“孔子诛少正卯”这件事的真实性,后世也经常有学者质疑。比如民国学者钱穆就认为是假的,所以他写的《孔子传》就没有记载这件事。

  那是不是说这件事就完全是荀子编造的、一点儿真实性都没有呢?

  也不能这样说。我们还要看到历史的复杂性,很多著名的历史典故、传说都是虚假的,尤其是在流传的过程中,被后人增加了很多虚构成分,但其实它里面也往往有那么一点儿真实因素。

  就说孔子。他当大司寇的这几年里,专门负责司法工作,那他肯定参与过判处某些贵族死刑的案件。

  特别是我们下一讲会讲到,在孔子从政的最后几个月,他经历了很严重的政治斗争,他的一些学生甚至被抓了起来,还差点送了命。

  那孔子这一派呢,也完全有可能逮捕某些政敌,甚至给他们判死刑。

  很有可能,就是这类单纯的政治案子,在流传过程中被增加了虚构的成分,最后又被战国的荀子添油加醋,变成了一件镇压学术对立面的公案。

  小结

  好,少正卯的这个事儿,我们就差不多理清楚了。这件被《史记》重点记录的大事,其实很大概率是荀子根据一些传闻编造的故事,目的呢,就是为了在“百家争鸣”里攻击对手。

  其实,这样的改编创作,我们的课里也提到了一些,比如前面讲的孔子跟老子见面的那个著名故事。你还听说过其他什么例子吗?欢迎你在留言区跟大家分享。

  既然没发生过杀少正卯这件大事,那孔子当了代理大司徒以后,真正做的大事是什么呢?

  其实是提升鲁国的世道人心。

  《史记》说,孔子代理大司徒没多久,曲阜的治安就变好了不少,市场里也没人敢哄抬物价,大街上的男男女女更是没人敢牵着手走路了。

  至于像“堕三都”、拆城墙这样的大动作,很遗憾,孔子是没有机会筹划了。因为很快,政治斗争就要来了。

  那孔子会有什么遭遇呢?他能保住自己的位子吗?

  我们下一讲继续。

  划重点:

  1. 孔子在56岁的时候被提拔为了代理大司徒,登上了权力顶峰。从级别上来看,他就是这时候鲁国的最高官员。

  2. 《史记》记载的孔子杀少正卯的这件事,很大概率是荀子为了在“百家争鸣”里攻击对手,而根据一些传闻编造出来的。

  3. 孔子当了代理大司徒后,做的最重要的事,是提升鲁国的世道人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