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模块、孔子的生前身后事(5讲)
第三十六讲、孔子的晚年生活
你好,欢迎来到“猴哥带你读懂孔子”。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了解春秋历史。
在外面游历了十几年之后,孔子终于跟三桓和解,正式回到了家乡鲁国。从这一讲开始,我们就进入了课程的最后一个模块,来看孔子的生前身后事。
孔子回家的时候,已经68岁,在那个时代算是高寿了。而且,孔子跟三桓和解,也是三桓的新一代领导人季康子先递的台阶,因为季康子很看重孔子的学生们。
听起来,孔子的晚年生活应该会很舒适,说不定还能在政治上拥有一点发言权。
但事实上,这些都没有发生。那孔子回国后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呢?他会因此觉得失落吗?
这一讲,就让我从三桓对孔子的态度,开始讲起。
尊而不亲的顾问
当孔子回国的时候,鲁国上层比他资历还老的人,几乎已经没有了。
就说季孙氏家族吧,孔子10几岁去参加季孙氏宴会的时候,在位的是季武子,他是现在季康子的爷爷的爷爷,中间隔了整整五代人。
而现如今的三桓里面,最年长的是孟懿子,他在三十三年前做过孔子的学生。
可以说在鲁国,68岁的孔子,算得上是“国老”了,也敢公开批评三桓了。要知道,在这之前,孔子再不满意三桓专权,也只能说一点“礼乐征伐自大夫出”这种打擦边球的话。
而这时的三桓呢,表面上也很尊重孔子,不会去计较他的言论。有时遇到重大问题,他们还会派人征求一下孔子的意见。至于听不听呢,就不好说了。
军队国家化的难题
来看个例子。
上一讲我们提到,孔子跟三桓和解之前,齐国跟鲁国打了一仗。这场战争暴露了一个问题:就是各家贵族都打小算盘,想拥兵自重、保存实力,不愿给国家出力打仗。
结果战场上表现最出色的,反倒是孔子的学生们。
所以,为了应付接下来的战争,季康子就想扩充鲁国的兵力,建立一支国家军队,来提高作战效率。
他和大管家冉有商量了一个方案,想按贵族们拥有的封地的大小,来收税组建国家军队。
这其实就是后来战国时候的军事制度,但对现在的鲁国来说,有点太超前了,阻力很大。因为一旦提倡“军队国有化”,各家贵族就不能再养私家武装。
同时,大家也都很清楚,鲁国掌权的一直是季孙氏家族。那别人家肯定会怀疑季康子的动机:我们把钱交上去,把我们家族自己的士兵变成所谓的“国家军队”,那会不会变成你季孙氏一家独大呢?
季康子也知道新政策不好推行,所以他就让冉有去找孔子,征求一下他的意见,希望他表态支持新政策。
孔子一听,立马就表示了反对。因为他只认可传统的贵族制度。如果强化国家政权,把贵族阶层的特权和功能都剥夺了,孔子觉得没法接受。
再说季康子这边,虽然没能得到孔子的表态支持,他还是推行了新政策。当然,最后没能成功。因为孟孙、叔孙两家不肯配合,下面那些小贵族也不愿丢掉自己的利益。
你看,季康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的确想到了孔子。但最后呢,他并没有把孔子的反对当回事,纯粹就是走个过场。
如果孔子支持,那自然好,可以借孔子的声望给自己造势。但他要是不支持,也不会影响季康子的决定。
这里呢,我想顺便多说两句季康子的这个新政策。如果他这轮改革成功了,那鲁国就算是开创了战国变法的先河。
形势发展到这一步,国家政权该朝哪个方向走,大趋势已经很明显了,连季康子这种无能之辈也看得出来。但是,如果寡头共和的形势很均衡,几家互相掣肘,集权这一步就始终迈不开。
我在前面说过,孔子搞民间教育事业,事实上是在给贵族制度挖墙脚,给官僚制创造条件。但在私人情感层面,孔子还是没法彻底否定世袭的贵族制度,所以他会反对季康子的政策。
这也是他理论和实践的矛盾之处。
好,三桓对孔子的态度,我们就了解了。他们是表面上尊重,但实际并不听孔子的。
学生也不听老师的
而孔子现在有好些学生,都在三桓的手下工作,特别是冉有,他可是季孙氏的首席大管家。那一边是老师,一边是老板,他们会不会感到为难呢?
其实,这些能当官的学生,都比孔子圆滑,不会死守着他的那套理论。但这么一来,孔子就很失望了,他因此批评过冉有好几次。
比如说,冉有整天帮老板季孙氏搜刮百姓、增加收入,孔子知道以后就很愤怒,他说:“冉有不配当我的学生!你们谁见了他,就替我骂他!”
冉有听说后,虽然有些紧张,但他也没有改正。不过这以后,他和季康子再谋划什么事,就尽量瞒着不让孔子知道了。
再比如呢,有一次,季康子准备按照周天子的规格,去祭祀泰山。孔子听说后,就质问冉有说:“季孙肥他这么无礼、僭越,难道你就拦不住吗?”
冉有说:“我真是管不了啊。”
孔子没办法,赌气说:“好吧,你们尽管去拜,就算泰山神有灵,也不会保佑你们。”
你看,对于这些不听话的学生,孔子是想骂就骂。
那三桓对他只有表面上的尊重,孔子又是什么态度呢?他还是很有分寸的,会给彼此都留面子。毕竟,孔子的很多学生都在给三桓工作,不能把关系真搞僵了。
从《论语》来看,晚年孔子在跟三桓打交道的时候,还经常表扬自己的学生,列举每个人的优点,希望他们能继续得到提拔、重用。
作为老师,孔子也算是用心良苦了,他一直反对寡头们垄断政权,但为了学生们的前途,他也会去跟寡头们周旋。
变成无为心态
这样来看,孔子晚年在鲁国的生活,并没有我们之前想像的那么安逸。那孔子心里会不会觉得失落呢?
事实上,孔子到了晚年,特别是70岁之后,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雄心壮志,变得超脱起来了。他不再整天梦想着参与政治、改造现实,而是开始享受日常生活里的乐趣,更加喜欢“无为”的境界。
举个例子。孔子年轻的时候,一直希望能恢复周公开创的政治秩序,甚至睡觉都经常梦到周公。但到了晚年,他就没有这股热切的劲头了。
在《论语》里,孔子是这么说的:“早年,我经常梦见周公,现在已经很久不做这种梦了,我这是真的衰老了!”
当孔子褪去了追随周公的理想之后,他开始喜欢上古的舜帝。据说,这位舜帝的特点,就是不爱管事儿,总是把事情交给手下人去办。
孔子说:“舜这就是无为而治嘛!哪里用得着忙忙碌碌呢,安安静静坐在位子上就行了。”
除了不想再花精力搞政治,老年孔子对自己的教育事业,也没以前看得那么重了。有时候,弟子们想邀请孔子开课,他也懒得讲了。
随着事业上追求的减少,孔子开始静下心来,享受日常的生活。我们来看《论语》里的一段记载,也是中学语文课本里学过的。
话说,有一天,孔子跟四个学生坐着聊天的时候,他提议说,大家可以聊聊自己的理想。
先发言的三位,是子路、冉有和公西赤。子路的梦想,是治理一个像鲁国、卫国这么大的国家。冉有的理想小一点,他觉得自己能治理一个方圆五六十里的小国。而公西赤呢,他想当个成功的外交官。
孔子听了,觉得这三位的志向都太宏大了,不够现实。
最后一个发言的学生叫曾点。他说,自己的理想就是当春天来了,叫上五六个老朋友,带上自家孩子去郊游,到河里游个泳,看看农民求雨的表演,最后哼着歌回家。
孔子听完了,长叹一声说:“哎呀,我还是喜欢曾点这个主意!”
其实啊,孔子当年怀抱的理想,可不比子路他们三位小。但过了70岁,经历了这么多挫折,他的想法就不一样了。
我们来回想一下,孔子奋斗过大半辈子,他当过大司寇,但搞的那些改革都没成功,鲁国的寡头问题依旧存在。在国际事务上,他参与的东方联盟也早瓦解了。他周游列国的时候给楚国人出过力,但南方最后崛起的新霸主,却是楚国的敌人,吴国。
你看,在历史的大洪流里,孔子这些年的努力其实很微弱,甚至是一点用处都没有。所以,随着年纪的增长,老年孔子慢慢变得平和了。
在《论语》里,孔子说自己,“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到70岁以后,就一点出格的想法都没有了,开始享受日常的生活。同时,他看眼前的社会,也觉得没有那么多不顺眼的事了。
小结
好了,在这一讲,我们知道了孔子回到鲁国以后的生活,虽然说不上十全十美,不时也会有遗憾跟冲突,但他的心态非常好。
因为孔子晚年,对政治事业已经看得很淡泊了,也更加珍惜日常生活里的乐趣。
这样一来呢,他也有更多精力搞学术了。后世熟悉的六部儒家经典,所谓《诗》《书》《礼》《乐》《易》以及《春秋》,就是孔子晚年编辑整理的。
而除了政治和学术事业,孔子还有他的家庭,这方面我们前面讲得很少。那他的家庭生活幸福吗?他跟妻子、跟儿子相处得好不好呢?我们下一讲继续。
最后,给你留个思考题:从孔子的经历我们能看到,人的心态和追求,会随着人生阶段跟年龄的不同,而发生改变,你觉得这是人生的周期吗?有没有例外呢?欢迎在微信群里跟大家讨论。
好,我们下一讲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