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网

忠君的孔子也不会和国君联手

linx

  第三模块、官声沉浮(9讲)

  第二十讲、忠君的孔子也不会和国君联手

  你好,欢迎来到“猴哥带你读懂孔子”。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了解春秋历史。

  上一讲,我们讲到,孔子削弱三桓的计划最后是失败了。这对他来说,当然不是什么好消息,毕竟孔子的理想就是要恢复君君臣臣的秩序。

  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这番举动,居然引起了鲁国现在的国君、鲁定公的注意。这会不会给孔子带来什么转机呢?

  这一讲,就让我带你从鲁定公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他对孔子有什么期望,看看他们能不能合作成功。

  国君的愿景

  鲁定公这时候的年纪,应该和孔子差不多,50多岁。他这个国君,其实一直过得很憋屈,没什么实权。

  我们也都知道,这些年里鲁国不是三桓说了算,就是阳虎说了算,根本轮不到国君。

  但这样的局面,在孔子进了朝廷以后,发生了一点小小的变化。

  比如,跟三桓不一样,在朝廷会议或者国家典礼上,孔子会对鲁定公非常尊重,各种礼仪都不会漏掉,甚至有时候他会显得有些诚惶诚恐、战战兢兢。

  这样的善意,鲁定公不会感觉不到。而且,孔子还搞过“堕三都”这样的大动作,试图削弱三桓、增强国君的威信。虽然最后没有搞成功,但孔子的目的,鲁定公肯定是清楚的。

  那他想拉拢孔子,来一起对付三桓,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不过,这种拉拢也是有讲究的,绝对不能让三桓产生警觉,不然自己的日子就更难过了。所以,鲁定公只能很谨慎地试探孔子,看能合作到什么程度。

  《论语》里记载了鲁定公和孔子的两次对话,先来看第一次。大概是在某次朝会结束之后,君臣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定公问孔子:“国君能够指挥大臣,大臣应该侍奉国君,这个道理正确吧?”

  孔子回答说:“国君应该在‘礼’的指导下使唤大臣,大臣应该抱着‘忠’的态度侍奉国君。”

  《论语·八佾》: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乍听起来,你会觉得这一问一答都中规中矩的,听不出什么试探的意味。但我告诉你,要是把这段对话放在三桓专权、孔子努力推行“堕三都”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就能琢磨出这背后的深意了。

  我认为,鲁定公并不是真的要问孔子君臣之间应该怎么相处,而是想表达的自己的心声,也就是希望自己有足够的权力指挥大臣,大臣们也应该无条件服从自己。

  而孔子呢?他能听出这层意思吗?我觉得他听出来了。

  你看,他强调君臣双方权利、义务对等,还说国君也不能为所欲为,要符合传统的礼法精神。放到鲁国的语境里,这正是隐晦地劝国君,应该尊重大贵族的存在,不要试图把他们斩草除根。

  更露骨的试探

  如果觉得这段对话的试探意味,还不够清楚,那让我们来看《论语》里记载的另一段对话。

  这次的场合可能更私密一些,估计没有外人在场。所以,等会儿你就会发现,鲁定公这次胆子还挺大,跟上次比起来,要聊得更多,也更深一些。

  还是鲁定公先发问,他说:“我听说,一句话就能让国家兴盛起来,所谓‘一言兴邦’,有这回事吧?”

  这问题乍听起来,感觉就是在请教治国的道理嘛,跟试探没什么关系。

  但结合当时的背景,我认为,鲁定公很可能是在借这个问题来暗示,如果你孔子能表态支持我,我们就可以一起来搞定三桓、振兴鲁国。

  那孔子是怎么回答的呢?他说:“话不能说得这么容易。有句俗语,叫‘为君难,为臣不易’,您要能好好体会当国君的难处,也就有点‘一言兴邦’的意思了。”

  这其实是在说:您这当国君的,也不能梦想着可以为所欲为,凡是不顺眼的都去扫荡一空。君臣互相忍让一些,理解一下对方的难处,这日子才能过下去。

  你看,孔子的这个回答就证明,鲁定公问的其实就是君臣关系,再考虑到定公的具体处境,是不是也觉得,我把这段话解读为他对孔子的试探挺合理的?

  那鲁定公满意孔子的这个答案吗?当然不,他继续追问:“据说呀,一句话就能让国家垮台,所谓‘一言丧邦’,这话对吗?”

  你发现没?鲁定公这话还是吞吞吐吐的,很隐晦。要知道,他还真没有说一句话就能让国家垮台的能力,毕竟只是个被三桓操纵的傀儡嘛,什么都做不了。

  所以,他其实还是在逼着孔子表态:你孔丘要是把我出卖给三桓呢,就是一言丧邦了。你到底是站在哪一边呀?

  孔子呢,还是给了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他说:“话也不能这么随便说。有句老话说,‘我也没觉得当国君有多么享受,不过,看到我说的话没人敢违抗,还是有点开心。’你想啊,您作为堂堂国君,如果说的话有道理,臣下没人反对,那当然是好事儿。可万一您说的没道理,大家还是不敢违抗,一窝蜂照着去做,那不成了一句话搞垮国家吗?”

  孔子说了这么多,表面上看,是劝鲁定公不要为所欲为,要说有道理的话,这样才不会给自己、给国家带来灾难。

  但实际上呢,他这是在警告鲁定公,千万不要重蹈你哥哥鲁庄公的覆辙,一定不要试图用武力去消灭三桓,那对谁可都是个灾难。

  只想当个调和派

  好了,关于鲁定公和孔子的这两次对话我就介绍完了。可以看到,鲁定公是个不甘心当傀儡的人,一直在试图拉拢孔子跟自己合作,找机会跟三桓寡头们决裂。

  那孔子为什么没敢接受国君的拉拢呢?他不是一直都在力所能及地给国君增加威信吗?

  别忘了,孔子可是实实在在体验过结党的后果,当年追随鲁昭公的教训太深刻了,他不想再站队了。

  他给自己的定位,是贵族、寡头和国君这三种力量之间的调和派,希望各方都遵守尊卑秩序,和平共处,而不是上下级撕破脸打起来。

  所以,他可以在礼仪制度层面抬高国君,但绝不会跟鲁定公搞政治联盟。

  讲到这,你应该也感受到了,孔子和鲁定公之间的关系,可谓是既微妙、又危险,稍微有一点过线,都会引起三桓的警惕和干预。这真的算得上是伴君如伴虎。

  官场心得

  好,从接受三桓的邀请到现在,短短四五年里面,孔子体验了火箭式的晋升,做出了外交上的成果,也尝到了内政失败的滋味,现在还跟国君有你来我往的推让。感觉很丰富啊,那孔子又是怎么评价自己的这段从政经历呢?

  在《论语》里面,孔子有好几次谈到,自己当官收获很多,而且没有放弃道德操守。

  这其中,有个很有意思的小细节,就是孔子很喜欢拿自己和早年的穷朋友做比较,结论呢?他觉得自己比那些人更出色。这样的孔子,你是不是第一次听说?

  那我们来看一条具体的记载。在《论语》里,孔子抱怨说:那些地位低下的人,怎么能跟我一起当官、侍奉国君呢?他们只知道患得患失,什么没下限的事情都做得出来!

  你看,孔子也会公开鄙视地位低下的人,觉得这种人即使有机会当官,也不会想真正干一番事业。因为祖祖辈辈穷怕了,就各种唯利是图,患得患失,不择手段往上爬。

  我们今天的成语“患得患失”,就是从孔子这句话来的。

  有朋友可能会说,难道孔子也嫌贫爱富吗?他以前不也是个农民的孩子吗?

  的确,孔子是农民出身,就算后来认祖归宗后,也只是个低级小贵族、社会地位不太高。也正因为这样,他身边一直都围绕着很多穷亲戚,学生里面也有不少穷弟子。

  等孔子当大官以后,这些人也有了当官发财的机会,里面当然有子路这种能人,但也有没出息的势利之徒,这些人为了名利那是丑态百出。

  孔子肯定看不惯啊,再加上他跟这些人也不见外,所以直接就破口大骂了,并不是因为什么嫌贫爱富。

  说起来,除了道德有问题的暴发户,孔子还瞧不上另外一种人,就是读书人里面的假清高,他们只会发牢骚、什么实际工作都不会做。

  这就是孔子的人生感悟,从求学到工作,从工作到当官,人生这几个阶段走下来,他觉得知心朋友越来越少。尤其是当官以后,他开始重视权变,也就是随机应变。

  在孔子看来,为了实现正义的目标,有时候也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妥协,走一下迂回路线,所谓“曲线救国”。

  所以他会觉得,当初一起读书学习、一起干事业的老朋友,大都不会当官,不理解通权达变的重要性,在政治上都太幼稚了。

  你看,孔子这几年当官的心得还真不少。而且,从这也能看出,孔子不认为自己是书呆子和职业批评家,他觉得自己是更成熟的政治家、实干家。

  小结

  好,这一讲,我们讲了鲁定公对孔子的两次试探。

  定公当然是对孔子抱有厚望,可经过了政治投资失败的孔子,是再也不敢结党了,只能是尽量在礼仪制度层面支持国君。

  现在的孔子,是既不跟着三桓走,也不站在国君这一头,那他接下来的仕途会顺利吗?会受到两方的打压被贬官吗?留个悬念,我们下一讲再继续。

  那课程进行到这里的话,刚好过半,不知道现在的你对孔子是什么印象呢?

  欢迎你在微信群里留言,跟大家分享你的发现跟感受。

  咱们下一讲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