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解读《易经》六十四卦
第二十五讲、比卦:和谐相处建团队
“比”字是两个人或团队靠在一起,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比邻而居,互相依靠;第二个意思是,跟某一个东西相比,比如《论语·里仁》所说的“义之与比”,拿义做标准去比;第三个意思是辅助,我比君主,就是我辅助君主。
比卦卦象,上外卦是水(坎),内卦是地(坤)。水和地是分不开的,水不能飘起来,一定是靠近地的,水和地就如同比邻而居的关系。这个卦,只有一根阳爻,为师卦的综卦,师卦是第二爻为阳爻,比卦是第五爻。第二爻是将军,在低的位置,但是很重要;第五爻是君主,九五至尊,当然也是很重要的位置。比卦五根阴爻,都是要“比”君主这根阳爻。说到“比”,也是《易经》的一个规则。比和乘,互相为用。“乘”,我们讲过,阴乘阳不好,阳乘阴比较好。两根爻之间的关系,上面的叫乘,下面的叫比。就这个卦来讲,五根阴爻都要靠近这根阳爻,比于阳爻或者辅助阳爻。比卦《象传》称:“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孔子很厉害,抓住了精髓,一下子就看出比卦讲的是平天下。“建万国,亲诸侯”,就是指武王平定商纣之后,分封了一千多个诸侯,由中央派出去的诸侯,都是他的亲戚或信任的人,进一步巩固了王权。“建万国,亲诸侯”,就是一个平天下的基本方法,孔子抓住了,所以说比卦讲的是平天下的道理。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卦辞讲“吉”。“原筮”, “原”就是研究、推敲;“筮”本来是占卜,当动词用,就是抉择,选择。推敲你对某件事情的抉择,要能够“元永贞”。“元”就是动机,做任何事情要问问动机善不善,永远把握正道。正道从哪里来,这个卦的主爻——九五。九五是阳爻,贞是指阳爻的诚。一个人要把握诚,不是人家有钱你就靠拢,要有诚意,这样才会无咎。“不宁方来”, “不宁”是指什么?阴爻的不宁。阳爻是实,阴爻是虚,在阴爻上就不安定,赶快去靠近九五,以得到安定。“方来”就是赶快去。这五根阴爻都要赶快去靠近阳爻,辅助君主。“后夫凶”,跑慢了,考虑太多,就凶。“后夫凶”是指第六爻,因为超过了第五爻,阴乘阳,
骄傲了,不能靠近阳爻,所以凶。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他吉。
现在看第一爻。第一爻本来应该是阳爻,但位不正,和第四爻又不应,当然不好。“有孚比之”,强调要有诚,才能无咎。第一句强调了“诚”,后面又强调诚——“有孚盈缶”。“缶”就是瓦罐,代表心里要有诚。“终来有他吉”,这句话很有意思。“终”就是最后,最后来了什么呢?“有他吉”,即另外一个吉。这是什么意思?我要说明一下,比是指两根爻相比,所以初爻和第二爻相比,第二爻和第三爻相比,第三爻和第四爻相比,第四爻和第五爻相比,两爻关系相比,这是比的通律。在这个卦里,由于九五是阳爻,是君主,所以它下面的四根阴爻都要和九五相比,但初爻不容易跳过去和九五相比,所以它先要和第二爻相比,比邻而居,所以“有孚比之”,就是比的第二爻。为什么有他吉呢?因为初爻比了第二爻之后,第二爻和第五爻相应,第二爻是吉,所以是初爻和第二爻相比得到第二爻的吉。这不是它自己的吉,是通过第二爻得到的吉。我们常玩笑会说,有些男士娶的太太有“旺夫运”,所以不是这个男士的吉,而是太太的吉,太太有帮夫运,这就是“有他吉”。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齐国大乱,有两个公子逃到国外,一个是公子纠,一个是公子小白。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管仲帮公子纠,鲍叔牙帮公子小白,后来两个人看谁能够得到齐国的位子。
管仲射了公子小白一箭,正好射在皮带上,公子小白就装死,管仲以为他死了,就告诉公子纠,说公子小白死了,我们可以慢慢走,结果公子小白抢先回到了齐国即位,成为齐桓公。管仲后来成为囚犯,公子小白当然恨他,怎能放过他?鲍叔牙力保管仲,齐桓公信任鲍叔牙,鲍叔牙就是比卦第二爻,齐桓公就是第五爻,他们两个的相应,结果管仲就借了鲍叔牙的推荐,不仅免了死罪,还被封相。这是一个很好的“有他吉”的例子。有一个真的好朋友帮助你,好朋友的好处会给你带来了好运。所以我认为作者用的“他”字非常好,你了解他们的关系,就知道为什么“有他”,是另外一个方向得到的吉,而不是直接由你自己而来的吉。所以,比很重要。“贤臣择君而侍,良禽择木而栖”,有时候择君而侍要通过朋友,才能得到君主的赏识。这就是初爻比于六二。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六二“比之自内”, “内”就是内卦,也可以代表心。跟上面的相比,要从心而比,把握自己的贞。贞是什么?因为六二是阴爻,所以要谦虚,则吉。
六三。比之匪人。
六三又是负面的。“比之匪人”,要比,结果没有人相比。六三和上六都是阴,不相应,六三位又不正,又在几个阴爻当中,所以“比之匪人”。我们常说,“所嫁非人,所侍非人”,找错人了,找不到人,当然不好。这是负面的意思。但是,我们要关注的是,如何将它转化为正面的意思。如果你看到这爻,就想“比之匪人”,所嫁非人,所侍非人,不是完蛋了吗?不,我们要学会转化。这一爻怎么转化?根据转化的道理,第三爻居内卦最上面,有阴虚、阴骄之病,所以要谦虚。它要跟第五爻相应的话,就要通过上面的第四爻,如果第四爻是好的大臣,也像管仲的朋友鲍叔牙那样,通过鲍叔牙而跟齐桓公相应。第三爻必须上去,通过第四爻和第五爻“比”,因为第四爻和第五爻是最好的一对,一阴一阳,是最好的“比”。在《易经》中,“比”的例子,几乎都用在第四爻和第五爻的关系上,第四爻阴,第五爻阳,“比”得最好。所以三爻必须要通过第四爻。假如第四爻是不好的大臣,那怎么办?就像孔子到卫国去,要得到卫灵公的赏识,大臣弥子瑕等都是小人,就跟子路说,如果孔子来靠拢我,我保证他位到公卿。孔子自然不愿意,因为第四爻的大臣不好,他就放弃了。所以,第三爻如果碰到第四爻不是好的大臣,没有办法跟第五爻相比,那它只有跟上六求援,虽然它跟上六两个都是阴,不相应,但是上六在天道,有天命,所以它必须寄托在天命。正如孔子所讲“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也只有顺天命了。
六四。外比之,贞吉。
第四爻“外比之”,这一爻是“比”君主的,是最好的“比”。但要把握自己的贞,即把握阴爻的谦虚。君主是很有才能的,臣子虽然有才干,但要用谦虚来得到君主的赏识,才会吉。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九五是所有阴爻相比的领导、领袖,是君主,其他的爻都跟着它,正如《大象传》孔子讲的“建万国,亲诸侯”,建立了万国,让诸侯来亲近你。爻辞里面,有三个建议。第一个是“显比”, “显”就是光明,显出来了,你要显出来喜欢的,让其他的臣子能够相比。
显”也是开放,不要把心关起来。我常常跟朋友们谈到这一爻,今天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如果子女很好,想孝顺父母,但是父母很固执,子女没有办法跟他们交流。所以,作为父母的要开放,不要只是指责子女不孝,要想方设法让儿女们对父母孝顺。“显”就是要开放,不要关起心扉,固执己见。第二“王用三驱,失前禽”,是讲商汤革了夏桀的命。
商汤做王的时候,出去打猎。古代君主打猎,要把所有的动物都围起来,然后再去打猎。商汤打猎时说,要网开三面,即“三驱”,“驱”就是逃,让这些禽兽有三面可以逃,不要网得死死的。当时的诸侯知道商汤打猎是这样的习惯,他爱惜动物,当然也爱惜百姓,这是一种仁慈的表现。所以,君主要仁爱臣子才能够亲近他。第三,“邑人不诫”,古代君王出去巡查的时候,都要警告这些居民留在屋里,不准出来,怕他们行刺杀,但好的君主,不会把人民关在房间里。他出访的时候,跟人民交流,这才是与民同乐。就像文王的时候,开了一个灵园,他让所有的百姓都到园里钓鱼、娱乐,大家同享。有上述三个条件,人家才会和你相“比”,结果就吉;不然,你封锁了自己,人家没法跟你相“比”。所以做君主的,也需要别人能跟他亲近。
上六。比之无首,凶。
上六“比之无首”,卦辞讲的“后夫”就是指这一阴爻跑到阳爻上面了,下不来了,自以为高,结果“无首”。本来,阴爻就要以九五为首,现在它上面“无首”,当然凶。朱熹的注解讲,这一爻以阴乘阳,跟第三爻又不相应,所以从位置来看,跑过了头,结果凶。后来我想,如果你占到这一爻,怎么办?因为这根爻凶,难道要坐以待毙?在一般的占卜来说,只告诉你这根爻的凶。而我的观念是要去寻求转变、转化,要去想假如在这个爻上该怎么办?怎么处理以避免凶?我认为有两点,第一,这一爻是阴爻,乘于阳,就转化来讲,要向下转化阳爻,即要回头以九五为首。爻辞说没有“首”,那就以九五为首。第二,上面有没有东西?有“天”。那就以天命为依归,天命就是它的“首”。由此看来,“比之无首”,我们可以改为“比之有首,吉”,回头是岸是“首”,以天命为首,都是吉。所以,我们学《易经》,要能够变通,能转化,不要死守文字。
最后,还是给比卦六爻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初爻,比要有诚,做任何事情基本上要有诚。
二爻,要选择有道之人相比相处。
三爻,要远离小人。
四爻,以谦虚为上。
五爻,开放自己。
六爻,顺天命而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