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网

猴哥带你读懂儒家思想第二十讲 儒家臣子之道的四个种境界

linx

  第二十讲、儒家臣子之道的四个种境界

  前面两讲,我讲了如何学习做圣人,那么这一讲,我想讲一下君臣之道里的臣子之道,也就是怎么做一个好臣子。

  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各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德行,各安其位,有自己的角色该有的样子。有的人一听到君臣就很反感,其实君臣之道不一定是谁臣服于谁,它只是一种关系。你做公司,客户就是君,自己就是臣;你在公司内部,公司是君,老板是君,员工就是臣。

  说到臣子,我们会自动在脑海里把他们划分成两类:忠臣和奸臣。忠臣不计个人得失,一心要把事情做好;奸臣投其所好,阿谀奉承,千方百计要把老板的钱搞到手。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

  那么,到底怎么理解臣子这个身份呢?《孟子》里总结过臣子的类型,以及做臣子的哲学。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后物正者也。”

  简单说,孟子把臣子分为四等:事君之臣、社稷之臣、天民、大人。

  这四等臣子,从低到高,他们服务的对象不同,价值观不同,事业也就不同。

  最低下的一等,是事君之臣,也就是事奉国君个人的。

  事奉国君的人,就会想国君所想,急国君所急,为国君所欲为,尽心尽力,全力以赴讨国君欢心。但是,他们可不管对国家有利还是有害,专在讨国君欢心上着力。如果国君做得不对,他也曲意阿谀奉承,将国君陷于有过,他还会给国君找理由开脱。

  如果国君想干坏事,但还没好意思干出来,他就先意逢迎,鼓动他去干,唯恐不能投其所好。这样的人,一心只为讨好巴结,保全自己的权位,至于君德之成败,国事之离乱,毫不关心。由于专注于服务君主,就会无底线,这类人往往也容易获得所谓的“成功”。

  孟子批评过:“今之大夫,逢君之恶。”意思是说,现在的士大夫都是激发君主恶行的混蛋。

  这里我想说一下“长君之恶”和“逢君之恶”的区别。长君之恶是什么呢?是君有过,有人不劝阻,甚至还努力去助长他的恶。逢君之恶呢,更坏,君主想过要干坏事,但还没说出来,还没干出来,这时候有人嗅出了风声,就很体贴地编出一套理论来,给他自圆其说,把舆论造起来,让国君理直气壮地去干,这就是逢迎上去,把他送上邪路,这叫逢君之恶。

  这种做法也是刀刃上行走,结果好了,他飞黄腾达;结果不好,他就是那个始作俑者,就是替罪羊。

  所以,以事奉国君个人的利欲为事业的人,最终都会走向逢君之恶。

  比事君之臣高一等的臣子是社稷之臣。他不是国君之臣,而是国家之臣、社稷之臣,以安社稷为事业。

  小人悦君,是让君主个人高兴,为自己谋前途,谋富贵。谋国之臣,一则匡正君王,务必使君王的品德没有缺失,力保国运的繁荣昌盛;二则救济弱者,扶持倾危,务必使民心不动摇,让社稷更稳固。不辞辛劳,必要时候可以舍弃个人利益,直到社稷安定之后,他才能心安。就像小人一定要取悦君王赢得个人利益一样,社稷之臣为了社稷也可以一刻一息都不放松。他的志向在于功名,专注于报国,富贵贫贱都不足以让他动摇心志。

  社稷之臣,就是林则徐的那句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国家是什么,就是社稷,一切以国家利益为标准。祸福是什么,就是君王喜不喜欢我,喜欢我就是福,不喜欢我就是祸。

  我们普通人能达到社稷之臣的标准就已经算不错了。

  这一点,我是特别强调的,之前我说过“给客户需要的,而不是客户想要的”,就是这个道理。他想要的未必正确,你知道那不对,就要指出来,不能附和客户的喜好,为了讨好他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所以,对客户,不要有一丝一毫的私心。首先,不骗人,不贪心,不明知有害而为之。其次,当他往错误的方向走的时候,不能见死不救;就算他不要你救,你不能见死不喊。如果他遭受损失,甚至摔落悬崖,你都没喊过一声,那就是你把他推下去的。

  很多人会说,我想说,但我不敢说,这其实还是私心在作祟。你不敢,是怕失去自己的利益,你想通过维护和他的关系,以维系他给你的利益。这和谋财害命有什么区别?

  我们做企业,当很多客户对我们有质疑,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我的态度很明确,必须听我的。如果不听我的,你就找别人干。因为我是做咨询的,我不能收了你的钱,最后把你的看法卖给你了,更不能明知有害而为之。有的客户也因此一去不复返了,有的客户过一两年发现我们是对的,他又回来了。这也是之前讲过的职场原则: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我要的不是“他会回来的”这样一个结果,而是求自己心安。

  记住,做社稷之臣,坚持原则,是为了求自己心安而已。这也是我之前讲过的“生知安行”的道理,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做了亏心事,心里就不安。

  前面讲了事君之臣、社稷之臣,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再往上,就是更高的境界了:天民和大人。我把它们当作不断精进的目标。

  孟子说,社稷之臣固然忠正,但他的格局也不免为一国之臣,还有更上一等,叫“天民”。

  民,没有官位就叫民。天民呢,他是天民,不是国民,做人做事遵循天理,天赋高,人品好,自然也想大有作为。但是,他们都有重道之心,也就是一切都为了道义,如果不能行道义,他就不肯轻易去做一件事。所以,如果不是救济天下、匡扶正义的重要时刻,一般的功名,他也不放在眼里。他宁肯隐退去读书,也不参与政治,至死不为人知,也不后悔。

  天民,是上天之民,不是国民,不是一国一君之民,所以他不为一国、一君服务,而是为天道服务。一件事不能全尽天道,他就不参与了。可以看出,他比社稷之臣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一层。社稷之臣至少会求功名,取富贵,而天民不求功名,只求尽天理。

  举个例子,谁是天民呢?孔子的大弟子颜回,就是天民。在《论语》里,孔子说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回穷居陋巷干什么呢?因为不能施展政治抱负,实现政治理想,他就宁愿不做官,自己在家做学问。前面我在讲职业操守时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孔子说只有他和颜回才能做到。

  这就是天民,上天之民,达不到自己的标准,就不出山为人臣。

  不过,天民还不是最上一等,天民虽然要以道济天下,全尽天理,但毕竟还要计较到底值不值得出山,值不值得出手。天民之上还有一等,叫“大人”。大而化之之人,就是大人。

  大而化之,不是大大咧咧,是其道之大,化育天下,把全天下都教化了。大人修身立道,只是为修身立道,但他的品德足以感化神灵,匡正君王,教化万民,而且并不需要进谏或主动传播自己的理念。他的功劳会体现在社稷上,但他又没为社稷操劳;其道济天下,而他也没有刻意的行迹去教化众人。这就是大而化之的大人。

  大人,是端正了自己,而天下万物、君臣上下,都随着他的端正而端正的人。

  谁是大人呢?孔子是,孟子是,耶稣是,特蕾莎修女也是。

  他们自己修为好了,自然就会成为所有人的模范,他们不需要亲自去教导,也会自动教化天下人。

  臣子的四个等级讲完了,关于怎么做好一个臣子,我想你应该有了新的理解。

  从社会角色来反观我们自己,每个人的成就都来自于修养,越大的成就,越是靠修养。

  小成就靠个人本领,大成就靠众人支持,最大的成就是靠那些你不认识的、看不见的、想不到的人,都发自内心地以支持你、成就你为乐,而这些人是怎么走向你的呢?完全依赖你个人的修养。这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人生在世,安身立命。安身,是求自己心安;立命者,顺受正命,接受命运的安排。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心底无私,作为臣子,就要服务好自己的客户、事业、国家,做社稷之臣,学习天民和大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