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有言:“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人活于世,应当心中有敬畏、行事有禁忌。
凡事无所顾忌者,不过是平庸之辈,上不了台面。
人生有三忌:多虑、多怒、多言。
在这三件事上,懂得避忌的人,总能趋吉避凶、事事顺意。
1
一忌多虑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自囚于“心牢”。
这个“心牢”,就是由过多的思虑所造就。
要问多虑“多”在哪里?
无非是多在攀比心、妄想心、怖畏心、机巧心。
人多欲则多心,多心则多虑,多虑则多挂碍。
对每一件事情都很在乎,在乎自己的里子,更在乎自己的面子;
在乎自己的房子,更在乎自己的票子。
处处都要拔得头筹,事事都想占尽便宜。
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稳,整日里患得患失。
这种人,也许一辈子比别人要捞得多、占得多。
然而担惊受怕的时日,也一定比安稳享乐的时日多。
所谓幸福,就是凡事别想太多。
同一件事,放得下就是天堂,放不下就是地狱。
幸福与否,就只在人的一念之间。
古人云:“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活在当下,复杂生活简单过,你的生活会幸福许多。
2
二忌多怒
“怒”是历代养生家最忌讳的一种情绪。
它是情志致病的魁首,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黄帝内经》里有“大怒伤肝”“大怒则形气绝”的说法。
怒气一发,则气逆而不顺,胸闷而不舒,无论怒气大小,都足以伤身。
《菜根谭》有言:“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
或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狂风暴雨的时候,禽鸟惶恐不安,风和日丽的时候,草木充满生机。
所以,天地之间,不能一日没有温暖和煦的气氛;
人心之内,不能一日没有愉悦欢喜的情怀。
不仅自然界如此,人也是一样。
胡适先生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
“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
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
为人需要温和,遇事不宜过喜过怒。
情绪的剧烈波动,不仅会给身边人造成困扰;
更容易从愤怒中,产生出重大的灾祸来。
林则徐曾亲笔写下“制怒”二字,悬于书房之内,时刻警醒自己。
其父更为其改名“则徐”,意在告诫他控制脾气、处事圆融。
3
三忌多言
《礼记》里说:“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忌多言,是一种不纠缠、少争论的智慧。
每当面对人和事的时候,更要做到自我控制。
老人们常说:“祸从口出”。
话多的人通常不经过思考,能说、不能说的一股脑都说出去。
很多时候,不仅给别人添乱,也会给自己找麻烦。
古人讲“君子语迟”,就是因为话少而显得持重,受人信赖和尊敬。
《易经》有言:“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有德之人说话谨慎,有福气;
话多的人急躁,平白让人生厌。
《道德经》里也讲:“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意思是,话不要说太多,言多必有失,迟早会有理屈之时。
不如守持正道,少说话、多做事,让自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