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网

声音里的中国丨百戏之祖“昆曲”为什么会在遥远的湖南郴州落地生根?

linx

湘昆剧目《雾失楼台》: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湖南省昆剧团经典剧目《牡丹亭》

(湖南省昆剧团供图)

2018年10月底,一场湘昆盛宴轰动了德国城市杜塞尔多夫,现场观众热情似火,古老的东方戏曲让人如醉如痴。

湘昆经典剧目《雾失楼台》由湖南省昆剧团在1990年根据北宋词人秦观被贬郴州时的名作《踏莎行·郴州旅舍》改编而成。百戏之祖“昆曲”为什么会在遥远的湖南郴州落地生根?湖南省昆剧团副团长雷玲说,明代万历年间,“吴侬软语”的昆曲传入郴州,经过长期演变发展,变吴音为楚声,形成了具有乡野气息的昆曲支派。

湖南省昆剧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雷玲

(雷玲供图)

雷玲:昆曲的很多韵口跟我们郴州话有点像,比如说湖广音,就是中州韵,郴州很多时候“吃饭”叫“起饭”了,123456,郴州话叫6就是“鲁”。戏曲里叫6也是叫“鲁”,“亭台六七家”,就是念“鲁”,就跟郴州话是一模一样的。

其实郴州很多是上韵的一种口语,所以能把昆曲留在郴州,也是属于语言相通,它能懂嘛。湘昆《游园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乌石记》剧照

(湖南省昆剧团供图)

昆曲兰花艳,湘昆别一枝。湘昆的吐字行腔,以郴州官话为基础,与中州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湘南特色的“俗伶俗谱”“辣味昆曲”。郴州文化学者廖广莉说,湘昆的风格是优美不失豪放,细腻中不失粗犷,这与它的语言根基郴州方言极为相似。

廖广莉:这个雏形应该是汉代说的北方方言,到了唐宋时期因为沟通交流的需要,为了管理方便,所以最终就有了这种通语,叫湘南通语,到元明清的时候才正式称作是湘南官话,但是从语音的音系的接近程度来看,更多的研究者认为我们说的这种话的口音,从语音角度,它应该是从广西过来的,就是广西桂林的西南官话,然后进入永州,从永州再到郴州郴县。

郴州东江湖

(曹广文 摄)

郴州是湖南的“南大门”,素有“楚粤之孔道”之称,自古便是中原地区通往华南沿海的咽喉要道。郴州文史专家刘专可说,郴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整体气质与风格。

刘专可:(郴州)作为连接长江和珠江的一个重镇,它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无论是人还是物,要通过五岭这么一个地理分界线,郴州就是一个最重要的关口。所以自古以来郴州就是一个重镇,它处在交通要道上,谁控制、占领了郴州,无论是进入中原,还是对东南沿海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

郴州北湖商贸圈

(邱泽 摄)

北瞻衡岳之秀,南峙五岭之冲。什么是郴州?这里是湖湘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汇之地,敢为天下先的豪迈与开放包容的大气在这里彼此相融。往事悠悠,乡情依旧,郴州,这座别具特色的“林中之城”依然活力四射,她的勇气,她的美,无不让人赞叹着迷。

郴州全景

(廖文雄 摄)

歌曲《最美郴州》:走遍五大洲,最美有郴州,乘一叶扁舟,看千年裕后,骑白鹿神兽,与仙侠同游,咏龙女柳侯,读三绝泰斗,呼石龙出岫,叹古道悠悠……

监制丨高岩

策划丨武俊山 李谦

记者丨吴菁 尧遥 张盈盈 吴湘 李景权

播讲丨姚科

制作丨单丹丹

新媒体编辑丨陈宇

来源:央视新闻 中国之声

编辑:张希熙

责任编辑:张艳梅

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郴州 百戏 昆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