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讲、深研易学,曾国藩精通相面、风水和命理
每天记住一条曾国藩家训箴言(第十八天):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关于付出与回报)
曾国藩一生进行过大量的“易学活动”,他精通相面之术,有过大量的相面实践,还会算卦,经常占卜吉凶,还相信托梦。
一、曾国藩相信命运
曾国藩曾有一长子叫曾桢,早年夭折,欧阳夫人梦见一个老太太自称是曾家九世祖孟学公的夫人屈氏,说她的坟墓多年无人打扫,曾氏夫妇一听,认定这就是幼子夭折的原因,于是,曾国藩将屈氏之墓迁出另葬,重修立碑。其碑文至今尚存。
曾国藩还相信痘神,同治六年,曾国藩幼子曾纪鸿得了天花,病势很是凶险,曾国藩很紧张,赶紧打扫屋宇,择花园中厅净室敬奉痘神,后来,曾纪鸿痊愈,曾国藩在日记中总结原因,将原因一分为二,归功于大夫和痘神的共同努力。
二、曾国藩精通相面术
关于曾国藩与相面术,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认为曾国藩相术精绝,可凭一面定人荣辱甚至生死;二是认为曾国藩既为不世之纯儒或者说醇儒,于相术未必用心。
暂且不说曾国藩的相面术到底如何,他的识人本领确实高人一等,他发现的人才之多,影响之大,史上确实无人可以匹敌,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郭嵩焘、沈葆桢、丁日昌等晚清风云人物,都得到过曾国藩的荐拔。晚年曾国藩每接见生人,有一个特殊的习惯,先不说话,而是盯着客人,从上到下看个几分钟,立刻就能形成自己对此人的基本判断。
除了对“相五官”做过研究外,曾国藩对于“相精神”、“相气质”、“相行动”更是非常注重的,重点不只在形状,更在神情,因此,曾国藩相术的有效性,主要来自于对精神气概的判断而非具体的五官相貌。
三、曾国藩热爱算卦
曾国藩不仅自己会算卦,还会请人算卦,每当军事进退两难之时,他常用算卦来推测吉凶,是否派兵、是否移营、全局利钝,都是卜测的范围,事实上,曾国藩幕府中,一度专门养着占卜之士。
从文字记载来看,曾国藩算卦,纯用周易之理,这也是他读《易》的副产品,读《易》本是理学家的本行,理学的宇宙理论,就建立在《易经》的基础之上,世界的本源问题,是任何一个哲学理论都无法回避的,然而,孔子的平实言论并没有给企图建立世界模式的程朱等人太多启示,好在孔子十分推崇的《易经》给了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机会。
程子和朱子等理学大家通过《易》,建立了理学的宇宙原理,即“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万物”,因此《易》可以说是理学体系的奠基石。曾国藩对《易》的喜爱贯穿一生,他从这部古老的经典中不但读出了辩证法,读出了大量为人处世的道理,也学会了算卦。
不仅如此,曾国藩还对风水之说颇有研究,讲求风水,笃信天命,曾国藩的风水观。
四、曾国藩沉迷风水
在北京期间,曾国藩对风水的态度是“姑妄信之”,作为京官,曾国藩一方面精研理学,另一方面热心功名,为求官运亨通,对官场中的一些陋风庸习也亦步亦趋。他还曾多次搬家,几次搬家是因为官越做越大,越来越讲究体面排场,而风水吉凶方面的考虑则是另几次搬家的重要原因,因为据说阳宅风水与官运息息相关。
道光二十六年九月,曾国藩的祖母王夫人去世,对于祖母的葬地,曾家发生了激烈讨论,祖父执意要将老妻葬在他很喜欢的木斗冲,而其他人都认为木斗冲地方狭窄、风水不佳,家里人都不赞同,但是弟弟们和曾国藩轮番上阵劝说祖父,祖父不为所动,巧合的是,就在祖母葬后不久,曾国藩家里喜事连连,祖父痊愈了,困扰曾国藩多时的病好了,还升官了,到了道光二十九年,好运还在继续,家里添了三个男丁,曾国荃也学成了秀才。
如此亲身经历,感受了风水的神奇,曾国藩开始确信风水对家运兴衰有着直接的影响。
五、曾国藩笃信天命
有人认为,曾国藩作为理学宗师,如此热衷于风水,似乎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实际上,谈论风水鬼神,是理学家的本分之事,是理学庞大体系之中一个光明正大的分支,曾国藩的世界观基本建立在程朱之上,因此他相信鬼神,讲究风水,与其理学家的形象并不冲突。
在曾国藩再度出山后不久,湘军在三河战役中遭遇惨败,曾国华也失踪于乱军之中,事后曾国藩极力搜寻,只找回一具无头尸。这是几十年来曾氏家族中最大的惨祸,极重手足之情的曾国藩悲痛欲绝,他回想起曾国荃请人来扶乩的结果。
扶乩和算卦一样,是以前人们卜问吉凶的常用方式,其法是扶乩之人自称神灵附体,拿着一支笔,根据人们的提问,在沙盘上画字,据说画出的字句就是神灵的指示。扶乩之时,湘军刚刚攻下九江,军机颇顺,曾国藩原以为可以顺流东下,迅速消灭太平天国,不料扶乩的结果是“败”,曾国藩大惑不解,问败字何指?乩又判说,这个败字不仅关系到天下大局,也关系到曾家自己的家运。
回想起此时,曾国藩恍然大悟“败”字原来是指曾国华的惨死,这件事使曾国藩相信,冥冥之中,风水之上,有更神秘、更有力的天命存在。
六、曾国藩选择葬地体现人格
曾国藩对自己未来的葬地,也不能不有所考虑,他的老朋友冯树堂自认为精通相地之法,在曾国藩去世前一年,奔赴南京与曾见面,见老友精气大衰,预感其不久于人世,自告奋勇要求为老友选择葬地,曾欣然应允。
回到湖南后,冯树堂四处跋山涉水,经过千挑万选,为他相得湘乡东台山一地,葬于此地,据说可保家族兴旺,万年不衰,他还精心撰写了《东台山地图说》一册,详细阐明此地的种种优越之处,寄给曾国藩阅看。然而,曾国藩却拒绝了这个选择,原因是,此地也许可保曾氏一族文风大盛,却可能影响湘乡县别的家族人才继起。
这一选择,反映了曾国藩的晚年信条:天道忌巧,谦退不争,不忮不求。
作业:每天记住一条曾国藩家训箴言(第十八天):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关于付出与回报)
欢迎在微群里分享讨论你的想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