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程里,限于篇幅,我讲孔子的外交工作,就主要讲了夹谷之会,省略了在这之前的准备工作,比如前期的试探跟沟通工作。
因为只有齐国那边接受了鲁国的停战,两国关系缓和了,才能安排两位国君的见面。所以,孔子首先要派自己的学生代表鲁国出使齐国。
但很可惜,史料在这方面的记载很少,能查到的就只有《论语》里的一段记载。根据《论语·雍也》篇的记载,孔子派过一个叫公西赤的弟子去出使齐国。
补贴问题
对于这个安排,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冉有,也就是孔子这时候的私人助理,有一点小想法。他向孔子请示:公西赤去齐国的话,那就只剩他老母亲一个人在家里了,应该给她老人家发点补贴吧?
孔子说:可以啊,就按每天五斤小米(粟)发吧!(这里有个背景,当时给报酬其实都是给粮食,孔子这个大司寇的年薪也是粮食。)
冉有觉得不太满意,说:您这给的有点少了吧?
孔子说,那就再多点儿,给十五斤。
那最后,冉有给了这位老母亲多少小米呢?他总共给了九千斤。
这就明显太多了,虽然《论语》没记载公西赤这次出差用了多长时间,但齐国和鲁国相邻,马车往返、加上中间工作,正常也就一个月左右,最多两个月。
按孔子定的标准,就是该给九百斤。冉有至少多给了九倍,这明显是慷国家之慨,照顾自己同学啊。
孔子事后才知道,他很不高兴,说:“公西赤这次出差,国家给的待遇已经不低了,他坐的是好马拉的好车,穿的是高档皮袍子,还值得为老娘多要这点儿好处吗?所谓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但孔子也只是说说罢了,没有真的去跟冉有和公西赤计较,更没去把多给的粮食要回来。
《 论语》里的这段记载,很生动,也很真实。可以看到,孔子对这次和齐国恢复外交关系很重视,舍得花钱。
而联系正文里讲到的夹谷之会的成效,我们也能推测,冉有敢擅自做主多发津贴,应该也是因为这次任务圆满完成了,不然孔子这么古板、节俭的人肯定要翻脸,去把多余的开支追回来。
关于这段记载,有一点得说明一下。
在《论语》的原文里面,孔子给的补贴标准不是五斤或者十五斤,而是当时用的度量衡单位,都是些很生僻的词汇。
后世学者的解释也有好几派,众说纷纭、没有定论。这里为了方便你理解,我就直接采用了其中一派的解释,又折算成了现在的重量单位。
时间争议
回到公西赤出使这件事上,有个问题一直有些争议,那就是这到底是哪一年发生的事。《论语》记了这件事,但并没有说时间。
根据《史记》的记载,公西赤年龄比孔子小42岁。那么,孔子51岁这年和齐国通使的时候,公西赤也就9岁,还很年幼,根本没法参加工作。
那是不是说,孔子派公西赤出使齐国并不是为夹谷之会做准备,而是十年后才发生的事呢?
这也说不通,因为从这段《论语》来看,对话发生的时候,孔子明显是当官在位的状态,因为他给公西赤的酬劳花的是国家财政。孔子不可能用自家财产给公西赤家人发津贴,冉有也不可能这么坑自己老师。
但根据史料,孔子的官就只当到了56岁,这时候公西赤也才12岁,不到可以出仕当使臣的年纪。
那公西赤出使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以前的学者们也有过一些讨论,其中有种说法认为,也许是《史记》对公西赤的年龄记载出了错。我个人比较认同这种说法,所以我这里才把这段记载,放在孔子51岁这年。
不过,退一步说,不管是不是司马迁写错了,也不管公西赤是什么时候出使的齐国,这段对话都能帮助我们现代人了解当时的历史社会情况。
比如,外交人员怎么领国家津贴,出使国外有哪些待遇,老同学又是怎么帮助同窗以权谋私多捞一点好处的等等。
这些细节生动真实,如在目前。隔着两千五百年的岁月鸿沟往回看,时间上的这点问题也就微不足道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