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高考”七次,曾国藩凭笨功夫闯关成功
每天记住一条曾国藩家训箴言(第一天):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懒惰是之所以平凡的原因,而一个人失败,往往妄自尊大不能虚怀若谷)
每个人的人生总会遇见几个关键的关口——高考、婚姻、择业、创业……对曾国藩来说,他遇见的第一个人生关口就是科举关,且看智商硬伤的曾国藩如何渡过难关,实现
祖孙三代都是笨蛋
1.笨蛋爷爷曾玉屏
年轻时是老家荷叶塘的传奇人物,出身贫下中农,却偏要装阔,买了一匹好马,穿了一身绸缎衣服,跑去城里和一群有钱人家的孩子混在一起,赌博打架,完全就是个混混。
有一天,曾玉屏正在城里和一群纨绔子弟喝酒,旁边路过一个老头领着自己的孙子,一看到曾玉屏,就指着他对孙子说:你以后可千万别学这人,他是荷叶塘老曾家的儿子,你看他家里没什么钱,总跑到城里来装有钱的大爷,他们那个家呀,早晚要败在他的手里。
曾玉屏听到了,羞愧难当,立刻卖了马,徒步走了几十里路回到了家,从此没有睡过一天懒觉,辛辛苦苦一辈子,置办了几十亩土地,让老曾家从一个普通中农变成了小地主。
但在过去,有钱没权照样没有威望,发家之后,曾玉屏请来当地有名的老师,发誓要让自己的儿子曾麟书读出个名堂来。
2.笨蛋爸爸曾麟书
被父亲寄予厚望的曾麟书,从十四岁开始考秀才,每逢考试必第一个到场、最后一个离场,一发榜就起个大早去看榜,考了十六次,考到头发都白了,还是名落孙山,于是就有闲人趁曾麟书看榜,他们看曾麟书垂头丧气的样子,从此沦为荷叶塘的笑柄。
3.笨蛋孙子曾国藩
看看曾国藩有多笨呢?传说曾国藩小的时候特别笨,有一个贼到他家偷东西,趴在屋梁上,想等着小孩背完书、熄了灯就可以偷了,结果哪知他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曾国藩实在太笨,一篇不多难的文章折腾了一夜也没背下来。可怜那贼在梁上等得睡去醒来,寒冬腊月里冻得要命,眼见天光大亮,这个贼忍无可忍,跳下屋梁,指着小曾国藩大骂一通“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随口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气得连东西都不偷了。左宗棠曾经是曾国藩的幕僚,经常笑话曾国藩说他“儒缓”,意思就是思想和行动都显得呆滞迟缓。曾国藩自己也承认自己不聪明,经常反省。曾国藩兄弟五人,曾国藩在道光23年(1843)正月十七日的家书中就写着:四弟、九弟、厚二弟,天资较低。就是说,曾国藩认为,除了排行老六的三弟曾国华外,资质都不咋地,甚至比自己还笨。
曾国藩真的和我们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智商很普通,遗传也不咋地。
4.笨人曾国藩百折不挠终见曙光
曾国藩小的时候从来没表现出任何才气和天赋,是个不折不扣的笨孩子,连续考了7次才在23岁时考上秀才,第二年机遇比较好很快中了举人,然后就在北京城加入“考研党”,天天苦读,在28岁才成了同进士,就是说,是个在职博士学位,这让曾国藩一辈子心里不舒服。不过在职博士也是博士啊,再然后,曾国藩进入翰林院作博士后。
正如马云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但是后天会很美好,不幸的是,绝大多数的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
正因为曾国藩笨、不够聪明,他才不会像有小聪明的人一样投机取巧,总想走捷径。他用最笨,也是最踏实的方法,从不取巧,做事不留死角,笨功夫下足,反而夯实了基础。好比郭靖的降龙十八掌,看似笨拙,却是所向披靡。
曾国藩在三十岁之前就是个普通人,他是怎样实现人生的逆袭呢?我的总结,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他是一个“知耻”的人。曾国藩可谓《孟子》中所说的“人不可以无耻”的典范,曾国藩尽管笨,但并不是不自尊,他的自尊心特别强,根据《曾国藩家书》中的间接记载可以看到,他对自己这辈子只能拿到“同进士”其实非常忌讳。据说,左宗棠跟曾国藩产生隔阂就是这事开始的,原本曾国藩是左宗棠的恩人,二人关系很好,有一天曾国藩去左宗棠的住处,看见左宗棠的小妾正在给左宗棠洗脚,就顺口吟出一副对联的上联:“看如夫人洗脚”,如夫人就是小老婆,一般小老婆都特别受宠,盖过正牌夫人,但身份地位不行,曾国藩这么说可不怎么高雅,多少有点看笑话的意思,结果惹得左宗棠不太高兴,顺嘴就对了下联:“赐同进士出身”,结果揭了曾国藩心中的伤疤,据说曾国藩当时刷地脸就变白了。
曾国藩人生成功的第二个原因,是他正确地化自尊心为进步动力,化自尊为自强。《中庸》中说:“知耻而后勇”,一个人可以笨、可以傻、可以低贱、可以落后、可以穷困、可以潦倒,但是不可以不自尊、不自爱。但是,自尊不是虚荣心,人活在世界上,尊严是自己给自己的,不是跟别人争来来,是跟自己较劲进步带来的。《曾国藩家书》同治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写给他弟弟信中说:“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曾国藩认为《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都是自己加强自己的学习,这样才能“愚必明,柔必强”,蠢的变聪明、柔弱的变刚强。
曾国藩曾于家书中自我戏谑说,自己一辈子差点无缘仕途,区区一个秀才,考了前后七次,到了二十一岁仍旧止步秀才门前,差点气得就要丢掉笔杆子回家放牛种地去了,倘若不是最后找到本心,学会“反求诸己”,这辈子也就那样了。
什么是反求诸己呢?
一句话解释就是:
遇事不成,反省自己,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曾国藩曾说,自己前后六次乡试,每次望榜不中,次次回来都要骂骂咧咧,骂那出题的考官不知所谓,出的题目歪里八叉刁钻庸俗,骂那改卷考官不识货,有眼无珠,肚子里没墨水,看不懂自己的金镶玉文,然后就抱着这种极端态度,强到底,结果鼻子碰的灰一次比一次黑。
结果第六次考完,连考官也受不了他了,专门把他的文章张贴在榜上,上书“《六次不中之反面教材》”,供诸生引以为戒,真正是侮辱之至。
受此奇耻大辱,曾国藩总算是知耻而后勇,刺激开了他的心窍,第一次开始反思,难道自己真的错了么?
于是他开始拿出历年自己所作落榜文章与他人中榜文章对比,第一次觉得自己的文章奇丑无比丢脸的不行。
对比之后发现,自己的文章总是习惯于在小句小段布局雕琢而不重通篇谋局润饰,致使文章通篇过度生涩,如哮喘之人,上下气难,越看越难受,乃至最后忍不住手撕在地骂道:“狗屁不通!”
第一次“反求诸己”,给曾国藩带来的效果是立竿见影受益终生的。在总结自己的毛病后,曾国藩开始把问题都归结到自己身上,分门别类罗列出毛病,依次改正。终日闭门下苦功夫雕琢,终于达到了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通篇雕琢,浑然天成的地步,觉得可以了,然后参加了第七次乡试,果然高中,并从此其仕途之路亦平步青云,一气呵成。
注:人要是能做到反求诸己,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其效果真的是立竿见影而受益终生的啊!
化自尊为自强需要正确的方法,曾国藩的自强并不是天生的,我们下一次跟大家聊聊曾国藩自强人生之道是靠什么开启的。
作业:每天记住一条曾国藩家训箴言(第一天):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 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懒惰是之所以平凡的原因,而一个人失败,往往妄自尊大不能虚怀若谷)。
欢迎在微信群里分享讨论你的想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