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网

孔子主动流亡齐国

linx

  第二模块、中年失意(15讲)

  第十讲、孔子主动流亡齐国

  你好,欢迎来到“猴哥带你读懂孔子”。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了解春秋历史。

  上一个模块,我们讲到,孔子差不多是在30岁左右成家立业的,所谓“三十而立”。三四年后,他换了份更好的工作,去大贵族家里当了家庭教师,事业可谓是前途无量。但这份工作只做了一年多,孔子就选择了流亡齐国,从此,他陷入了长达十五年的人生低潮。而这一年,孔子才35岁。

  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孔子的人生遇到了拐点呢?让我们一起回到他35岁那年,从鲁国的一场内战说起。

  内战带来的契机

  之前我提到过,鲁国的政权,长期是三桓家族在控制。这一天天下来,国君鲁昭公肯定很不满。再加上,三桓横行霸道,鲁国其他贵族对他们也有不少怨气。

  这些不满跟怨气日积月累,终于在孔子35岁这年爆发了。不得志的贵族们跟鲁昭公家族联合起来,准备发动内战,消灭三桓寡头们。但可惜,打了还不到一天,国君这边就失败了。

  然后,鲁昭公这一派就逃去了齐国。如此一来,鲁国就没了国君,三桓里的头号人物,季平子,就成了实际的掌权者。

  虽说在春秋末年,各诸侯国的内战都不少,但对鲁国来说,却真的是破天荒头一次。

  对于关心政治秩序的孔子来说,无疑也是件大事。更何况,孔子现在正好是三桓里孟孙氏的家庭老师。可我们都知道,孔子是主张忠君的人。那他会支持谁呢?

  当然,孔子是没资格直接参加内战的,因为他现在只是个家庭教师,地位低,也没有私家武装。

  不过,等内战打完,孔子总要在三桓跟昭公之间做个选择。

  客观来看,跟着三桓挺不错的。一来,他是孟懿子的老师,而孟懿子又是这场内战的关键人物,正是因为他,三桓这边才能一下子压倒国君的势力,甚至把国君赶走了。

  所以内战之后,孟懿子在三桓里面威望大增,孔子的身份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同时,原来站在三桓对立面的好些贵族都逃走了,空出来很多职位,急需人才进行补充。

  这些对孔子来说,都是好消息。只要他一心跟着孟懿子、跟着三桓走下去,前途注定光明。

  但就在这个时候,孔子放弃了大家都能看见的好前途,辞去了孟孙家的工作,离开鲁国,去了齐国。

  关于孔子这个决定,司马迁的《史记》只记载了六个字:“鲁乱,孔子适齐”。翻译一下,就是鲁国发生了动乱,孔子到了齐国。

  这听起来没什么问题:发生了动乱,要找个安全的地方躲一躲,这很合理。

  但我告诉你,这个说法啊,其实不成立。根据最权威的史书《左传》的记载,鲁国并没有发生长期动乱。

  因为鲁昭公和三桓的内战,充其量只是曲阜城内的一场巷战。而且,也只打了一个白天,当天晚上,鲁昭公一伙人就逃到齐国去了。

  这之后,三桓完全掌控了鲁国,国内的局势不但没有变得混乱,甚至可以说比国君在的时候还稳定。毕竟,三桓的对立面都出局了,不是被杀死,就是逃到了国外。

  所以,孔子不可能是因为鲁国局势动荡、担心不安全,才去齐国避难的。

  那他到底为什么要放弃大好前途,跑到举目无亲的齐国去呢?

  咱们不卖关子,直接告诉你答案:孔子去齐国,是去追随流亡的鲁昭公。这可不是我随口乱说的,虽然史书里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根据已有的史料,完全能够推测出这个答案。

  道义与现实的双重抉择

  你肯定听说过,这孔子啊,最重视君臣关系、君臣道义,最讲政治秩序。如今,三桓和国君翻脸打内战,还把国君赶跑了,这可是妥妥的犯上作乱。孔子如果再为三桓工作,岂不是和自己的学说自相矛盾吗?他可不是言行不一的人,他提倡的政治理念,当然要以身作则,自己去实践。

  为了道义去齐国,追随逃亡的国君,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因为这跟孔子的常见人设太一致了。但孔子这么做,并不只是为了道义。事实上,他还有现实层面的考虑。简单来说,就是“政治投资”。

  你想,这之前孔子的地位很低,根本没有为国君服务的资格,但现在,鲁昭公已经被赶到了国外,只有一个小小的流亡朝廷,那应该就比较容易接近了,甚至在流亡朝廷那儿获得一个官衔,想来也不会太困难。

  再说,如果鲁昭公日后能杀回国内掌权,孔子就成了劳苦功高的“佐命元勋”,前途一片光明。这可不是我的主观臆断,春秋时候这样的先例可不少。

  当时经常出现贵族打内战、把国君赶出去的情况。一般来说,国际社会都会进行干预,要么是出兵帮忙,要么是施加外交压力,总之,要尽量帮助流亡的国君重新回国掌权。那些跟着国君流亡的大臣,也往往都有不错的前程。

  比如说,就在鲁国这次动乱的前几年,它的邻居卫国,也发生过贵族内乱,把国君卫灵公赶走了。不久之后,在齐国的帮助下,卫灵公又杀回去掌了权,那些跟随他流亡的贵族们,都受到了加官进爵的回报。

  可以说,追随流亡的国君,是一种政治投资行为,回报率很大、成功率也很高。

  卫国的这件事在当时很出名,孔子还发表过一些评论,史书里面也有记载。那现在孔子看到鲁国的变化,想要搏一搏、寻找机会,也很自然。

  刚才说的这两个原因,君臣道义跟现实回报率,既符合人情事理,也符合春秋那时候的政治游戏规则,更别说还有很多成功先例。所以,孔子那个时候的人,都比较理解孔子的这个选择。我们后人呢,根据相关的史料,也能够推出这俩原因。

  但这里,我还要告诉你,孔子追随昭公去齐国,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隐秘的、非常个人化的原因。那就是,他要和阳虎针锋相对。这是一般人都不知道的,不管在当时还是现在。那接着,我就来给你具体分析分析。

  和阳虎的战争

  你可能还记得,二十年前,在季孙氏的大门外,阳虎驱逐了前来赴宴的孔子,说他没有“士”的资格。从那之后,这俩人就结下了梁子。孔子一直把阳虎看作是自己最大的假想敌。

  那如今,面对鲁国的大变局,阳虎是怎么做的呢?

  阳虎本来在季孙家当雇员。内战的时候,他就选择继续给老板、也就是季平子当打手。在三桓跟国君之间,阳虎主动选择了三桓。

  他这个人,不像孔子那么学究气和理想化,他更现实,想出人头地,建立实实在在的功业。所以,他不会像孔子那样去纠结道义。对阳虎来说,给三桓打仗就是他的人生机遇。

  还别说,阳虎这次看得真准。你想,这鲁昭公逃亡到齐国以后,肯定想复辟打回来呀。三桓这边呢,为了自己的权势,自然要抵抗,甚至还想主动出击,彻底消灭鲁昭公的小集团,以绝后患。

  这打仗的机会越多,阳虎出人头地的几率也就越大。阳虎这个人,身强力壮,勇武善战。很快,他就脱颖而出,成了三桓的心腹干将。

  既然孔子把阳虎作为自己的参照,那么,看到阳虎的这个选择,孔子于公于私,自然都会投奔正统的国君一方。选择了国君,就意味着他站在了三桓的对立面,也就是在阳虎的对立面。

  你看,个人恩怨跟家国情怀,在孔子这里都纠缠在一起了。

  要是孔子的政治投资能成功,等鲁昭公成功杀回鲁国掌权的时候,孔子就很有可能荣归故里、加官进爵。而阳虎呢,不出意外,会变成一个彻底失败的反面人物。如此一来,孔子算是一雪前耻、报了仇了,这会是何等的快意恩仇!

  听到这里,你应该就明白了,孔子这次去齐国的原因,不是《史记》说的什么躲避战乱。事实上,他是基于道义、现实和私人恩怨三方面的考量,自愿去齐国追随流亡的鲁昭公。

  说来也巧,在动乱前一年,少主人南宫敬叔刚送给了孔子一辆马车,现在正好成全了他这趟说走就走的旅行。

  那孔子这次去齐国,有没有带家人和学生呢?史书没有记载。从一些旁证看,应该是带了家人,也就是夫人和孩子。因为到齐国以后,他急于找份有收入的工作,如果是单身一个人,就不用这么着急了。

  至于他的学生们,除了孟懿子和南宫敬叔这兄弟俩,其他大都是穷人,没出门的钱和条件,很难离开鲁国。从史书的记载来看,很可能只有子路陪伴着他。

  小结

  好了,在这一讲我们了解到,面对鲁国内战之后的局面,孔子选择了去齐国,去追随流亡的鲁昭公。

  说起来,孔子去齐国的这个决定非常大胆,而且很有创意。这样来看,孔子并不只是一般印象里那个拘谨的老学究,更不是光会说不会做的书呆子。

  他其实非常有冒险精神:作为一个事业上升期的年轻人,他敢拿自己的前途进行一场大赌博,期待道义和仕途的双赢,甚至还要借机洗刷自己受到的耻辱。

  那孔子去齐国之后能挣到前途吗?他这次冒险投资会成功吗?下一讲我们继续。

  在课程里,我附了篇背景知识,详细介绍了鲁昭公跟三桓这次内战的经过,同时还分析了它的深层根源。知道了这背后的原因,也就能明白为什么春秋贵族制度不能持久。这些内容由于时间的缘故,正文里就没有展开了,你要有兴趣,可以去点开来读一读。

  划重点:

  1. 孔子在事业上升期,选择放弃在鲁国的大好前程,去往陌生的齐国,并不是为了躲避战乱,而是为了追随流亡的鲁昭公。

  2. 孔子追随鲁昭公,既是出于道义,也是想在仕途上赌一把,同时还想借机洗刷自己少年时受到的耻辱。

  3. 在春秋时期,追随流亡的国君,是一种回报率很大、成功率也很高的政治投资行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