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取舍呢?接下来这两讲,我会分别从忠、孝这两大观念的解读上,告诉你我到底舍弃了什么。这一讲,我们先透过董仲舒思想,看看他对“忠”的解释到底和孔子、孟子有什么不同。
虽然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他的儒术是自成一家,有很大的独创性,和孔孟的思想有一定区别,可以说也是借题发挥。
他的代表性思想主要有三条——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
天人感应的说法之前模模糊糊,但是是董仲舒把它变成了逻辑自洽的理论,君权为上天所授,国君是天子,治理得好,天就以祥瑞表彰;治理得不好,天就以灾异来惩戒,甚至发动革命,改授天命与他人。
大一统的思想,是集权统治的思想,和孔孟的封建秩序是不同的。集权讲的是权力归属于君主一人,而秩序讲的是君主也有自己的权力秩序和范围。
三纲五常,五常是仁义礼智信,这个解释跟我们的理解差不多。但是你要注意三纲的解释,他说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是经常被我们批判的思想糟粕。
不过,翻遍四书五经,你也找不到三纲的说法。三纲出自汉代无名氏撰写的一本书,叫《礼纬》,属于谶纬类典籍,也就是神秘预言之类的书,不是正统。后来之所以被汉儒和统治阶层吸收为正统思想,说他是孔子的思想,是因为孔子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阴差阳错被理解为同一个意思了。但孔子说的君臣父子,完全不是这个意思。
不信我们来看《论语》原文。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什么意思呢?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国理政。孔子回答说:“君要像君,臣要像臣,父要像父,子要像子。”
孔子这句君臣父子,后来也被很多人理解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意思,这是个误解,你必须回到当时的语境理解这句话。我们换个说法试试。
比如,问:“这大学该怎么搞才好啊?”
答:“校长要像校长,教授要像教授,老师要像老师,学生要像学生。”
这说得对呀!如果校长成了官僚,教授成了“叫兽”,学生就没法像学生了,学校还像什么学校呢?
孔子为什么对齐景公说这个呢?这是针对齐景公的自身情况说的,是“因病发药”,对症治疗,因为齐景公犯的就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病。
首先,齐景公就君不像君,晚上高兴了,就跑去大臣家找大臣喝酒。他跑到晏婴家,敲门:“晏婴晏婴!起来喝酒!”晏婴问:“诸侯入侵了吗?国家出事了吗?让国君深夜来臣家里?”
齐景公说:“没事啦!就是找你喝酒!”
你看,这就是君不像君。
为什么说齐景公“父不父,子不子”呢?因为齐景公没有嫡子,所以他一直不立太子,到临终时,在庶子中,又废长立幼,给齐国吕氏政权的覆灭埋下祸根。
“ 臣不臣”呢?齐景公手下的一个臣子田乞,那是司马懿一类的人物,一直悄悄布局,收买人心。景公死后,政权落入田乞之手,最终,田氏灭了吕氏,齐国姓了田。
这就是孔子说的“君臣父子”的真实含义,是不是跟“君为臣纲,父为子纲”没有任何关系呢?
那么,孔子怎么讲忠呢?
在《论语》里,孔子讲君臣关系时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也就是,君对臣要尊重,要礼数周到;臣对君呢,要忠诚。这君臣关系,是相互的,是有条件的。
如果君对臣无礼呢?孔子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意思是,我用我的道来侍奉君王,如果他不听,我就停止。又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意思是,我的主张在这里行不通了,我就辞职了,不干了,或者乘船漂泊到海外去了。君君臣臣,如果君像个君,臣就像个臣。如果君不像君,那就对不起,臣也不做臣了。
孟子的态度比孔子还刚,就是你对我不好,我对你更不好。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的意思是说,你把我当你的手足一样爱护,我就把你当腹心一样忠诚;你把我当犬马一样使唤,我就把你当国人对待,国人就是路人、陌生人、不相干的人;而如果你把我当土芥,都不当人看,那我就把你当敌寇,你就是仇人了。
大家都知道孟子的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按照重要性排序,第一是百姓,第二是国家,第三是国君。孟子还讲过一段什么时候可以换掉国君的故事。
齐宣王问孟子为卿之道,大概是想给卿定一个“岗位职责”,好让大家遵守。
孟子说:“大王问哪种卿呢?”
齐宣王说:“卿还有什么不同吗?”
孟子说:“不同啊,有两种卿,一种是与国君同姓同宗族的贵戚之卿,一种是从士大夫异姓中选拔出来的异姓之卿。”
齐宣王说:“那您先说说贵戚之卿吧!”
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意思是,国君若有重大错误,他便加以劝谏,若反复劝谏还不听,就把他换掉。
齐宣王勃然变色,又继续问:“那请问异姓之卿如何呢?”
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异姓之卿,没有宗族同姓那么大责任,当然也没有那么大权力。如果国君有过,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劝谏,国君不听,那他不能贪恋权位利禄,自己挂印而去罢了。
所以,大臣的职责,就是匡正君王,最大的责任是进谏,所以历代也以能纳谏为君王最大美德,儒家不存在“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思想。
齐宣王又问了:“商汤流放了夏桀,周武王讨伐殷纣,这是以下犯上、以臣弑君啊!这怎么算呢?”
孟子的回答很精彩了,他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意思就是,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残贼之人,叫做一夫,众叛亲离,就他一个人,独夫民贼。杀掉纣王,不过是诛杀一个独夫民贼罢了,不存在什么弑君的事。这就是“独夫民贼”这个词的由来。
所以,我们看到在孔孟的那个时代,春秋战国,中国还没成为大一统的集权国家,君臣关系是比较松散的,不可能出现集权的思想。有了秦朝的大一统以后,董仲舒才提出一套“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理论。
但是后来历史的发展,就变成了国君的地位越来越高,臣子的地位越来越低,演变出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可事实上,早就有学者研究过这个问题,他们翻遍儒 家十三经,也找不到这句话。相反,史料可证的、在先秦时期就提出臣要绝对效忠君主的,不是儒家,而是法家。
韩非子说:“不知有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当,亦当死。”意思是,知道却不说出来,或者说出来了,却说错了,就是不忠,就当死。学者们认为这可能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源头。你看,这个立场就是和孔子、孟子完全相反的立场了。
再后来,人们在明清的小说、戏曲里面找到了大量出处,比如《西游记》《封神演义》《说岳全传》《清史演义》,等等,都在人物对话里有“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说法。总之,全是戏台上的词,没有一个出处是儒家经典。
总结一下,儒家本意里的“忠”是什么, 简单说就是君、臣、父、子各安其位,各自遵从自己礼数,虽长幼有序,但却没有绝对的顺从。
当然,儒家也不提倡反抗。儿子对父亲,是“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就是说父亲拿小棍子打我,我就乖乖地承受;如果拿大棒来打,可能就把我打伤打死了,那赶紧走!我的死伤,就是对父亲的不孝。
臣子对君王呢,也是不行就走,远走他国,或者退隐山林。至于推翻暴君,那是王室成员的事。再至于发动革命,那是上天的事,也不是臣子的事。这是儒家对“忠”的理解。
下一讲,我们再讲讲“孝”,包括孝文化的本意,以及它是被怎样扭曲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