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读红楼,估计会有不少疑问,且不说红楼未完留下的诸多谜题,就说男主贾宝玉,是个最恶读书的混世魔王,孽根祸胎,这么不喜欢读书的他,为什么不是文盲,反而颇有才情呢?
这很好理解,宝玉不喜欢读的是正经书,那在古人看来不入流不正经的书籍,贾宝玉可是没少读,杂学旁收的他,颇有些歪才,这个歪才,就连其父贾政,最后也不得不承认,并以此为傲,常带他出去争脸面。
其实,贾宝玉也不是一味地讨厌正经书,像儒家经典《四书》,宝玉可从来没讨厌过,不仅不讨厌,每每作诗,行酒令,猜灯谜之时,还常引用《四书》上的话,《四书》对贾宝玉而言,他的内心应该是十分尊崇的。
由此可知,宝玉不是不读正经书,而是挑着读,有选择性地读。那些他认为价值观不正的,或者与他志趣相悖的,他都会自动过滤,统统列入黑名单。
大家一定也发现了,在大观园诗社成立之前,宝玉的诗在京城贵族圈子中颇有名气,甚至被传抄,贾政身边的几位清客更是将宝玉的只言片语奉为圭臬。
虽然这里面有溜须拍马的成分,但不可否认,宝玉的诗并不差,尤其在元春省亲时,贾政带人游园时,宝玉入园后写的四季诗,都能看出他在诗词联对上的才学,可不只是耍耍小聪明,而是的确有两把刷子。
他的诗,常常引经据典,肚子里若没有几百本甚至上千本的书籍做铺垫,是不可能出口成章,甚至能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舌战群儒”的,元春省亲时也交代了,宝玉从小好学,得益于姐姐元春的亲授口传。
以前的文人,如果在仕途上没有起色或者不受重用,往往流连于山水之间,像陶渊明、李白那样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也正因此,反而容易因诗词文学而不是政绩功名而名垂青史。
贾宝玉有慧根,似乎早就参透了其中玄妙,所以,他干脆直接不去读正经书,绕过仕途这条道,而选择一条与当时的社会价值观背道而驰,但却乐在其中的路。
贾政痛打宝玉一回,有一条理由是他荒疏学业,这里的学业,指的就是正经书,就像我们今天的父母苦口婆心地让孩子好好读书将来考大学一样,宝玉虽然志不在此,但他并没有停止学习。
就像有人说的, 可以没有学历,但不能没有文化啊。就好比在古代,如果贾宝玉一直不参加科举,那么他的身上就不会有什么功名,连个秀才都挣不上,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学问啊。
贾宝玉不只是坚持读书,他的书法也不错,他的住所绛芸轩三个字,就是他亲手写的,连黛玉都夸写得好。他写的斗方儿,被几个清客看到了,也都夸说写得越发好了。
在我们今天来看,擅长诗词联对的人,自然平时少不了挥毫泼墨写斗方啊,甚至过年时承包了自己家和左邻右舍所有的对联。
有人曾做一个假设, 如果红楼梦里的众人穿越到今天,都会从事什么工作。比如黛玉会是个诗人,宝钗会是个职场大boss,杂学旁收的宝玉会从事什么工作呢?我想也许会是个文化学者或者诗词大家吧。
有人也怀疑过宝玉的才学,既然说他那么有才,为什么在大观园诗社成立后,每次的诗词比赛宝玉频频垫底呢?
这个也不难理解,宝玉素来敬重女儿,在女孩们面前,他是心甘情愿的做小伏低,从来不会跟一群女孩争什么名次排位,就是回回老末,看到姊妹们开心,能跟姊妹们朝夕相处,他也是甘之如饴的。
如果我们单论才学,钗黛湘妙四人的才学自然要在宝玉之上,无论是学识还是才情,不爱读书的宝玉似乎都差了那么一截,但如果跟迎探惜三春比起来,跟横向的各个世家公子比起来,那宝玉的才学恐怕还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因此,贾宝玉能被允许在內帏厮混,跟姊妹们一处长大,是有资本的,他并不是真的一无是处不学无术的富二代,也不是珍琏之流的皮肤滥淫之辈,他是有自己的追求的,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贾宝玉是富足的。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常常以自己的一袭破旧的长衫往文人队伍里靠,而贾宝玉恰恰是不屑与所谓的文人为伍的,他视天下的读书人为禄蠹,显然,他是未将自己列入其内的。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也明显地感觉到,那些所谓的读书人,也常自以为才识过人,就站在知识的高地旁征博引,高谈阔论,甚至将人以所谓的知识层次的不同分成若干等级,却不知,自己身上早已流露出恶臭满满的戾气,而这正是对真正的知识的亵渎。
贾宝玉没有停止读书,但他从未说自己是读书人,他也从不在这一块与人比高低,他只是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在必要的时候表达自己的见解,让人知道,他并非腹内草莽,也不是怕读文章,更从来没有因为读书,因为知识而流露出任何欲望和戾气。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