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网

水浒传:林冲为什么胆小?体制内的幸福,你不懂。

linx

林娘子被调戏时,林冲火冒三丈,准备对调戏林娘子之人,大打出手。

当林冲看到是高衙内时,林冲【先自手软了】。

面对高衙内,高太尉之子的身份,林冲唯唯诺诺,林冲也选择不了了之。

可【花花太岁】高衙内不同,他没有因为林娘子是林冲的夫人选择放弃。第一次失败后,高衙内找到林冲的好友陆虞侯。

利用陆虞侯和林冲的关系,

继续行苟且之事。

高衙内把林娘子骗到陆家,企图霸王硬上弓。幸好林冲再一次及时赶到,高衙内闻声跳窗逃走。

陆虞侯成为林冲发泄的对象,林冲先把陆家砸得稀巴烂,再围堵陆虞侯三天三夜。

始作俑者高衙内呢?

林冲再次选择息事宁人的态度。

即便成为了阶下囚,林冲依旧选择窝囊地活着。

刺配沧州的路上,林冲逆来顺受,如果不是鲁智深及时出手相救的话,林冲命都没有了。

林冲为什么一直选择隐忍和息事宁人的态度?

为何林冲的做法和武松、鲁智深等好汉截然不同呢?

又为何林冲一直窝窝囊囊的呢?

回答上述答案之前,必须先把林冲的出身说清楚。

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名声响亮的同时,也说明林冲是典型的体制内阶层人员之一。

林冲的父亲是东京大名鼎鼎的林老教头,岳父是张教头,林冲一直生活在体制之内。

体制内的舒适圈,林冲完全适应的同时也完全离不开体制。

体制内有什么快乐呢?

第一点:受到世人的尊重。

不管林冲走到哪里,林冲都是以“八十万禁军教头”作为自己的身份行走。这样的身份给林冲带来了极大的内心满足和自信。即便是阶下囚,林冲依旧开口必提“八十万禁军教头”。

教头的身份使林冲一直区别于普通好汉。

关于这一点,杨志以【制使】自称,鲁智深以【提辖】自称。

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北宋体制内武官。

也正是因为体制内有了教头的名号,林冲不会像李忠那样以【打虎将】自居,【打虎将】的名号给自己立威。

和李忠等自封名号相比,林冲教头的名号远比打虎将高级的多,体面的多。也更受到各个阶层的尊重。

第二点:总体收入颇丰

原著中曾说过,林冲受到高太尉的【大请大受】。

什么是大请大受呢?

就是高待遇,高地位。

如果不是如此待遇,林冲花费一千贯,买宝刀献给高球的钱从哪里来呢?

在水浒的价值体现中,求人办事是花费巨大的。

杨志想回东京赎罪,官复原职,花光了全部身家,依旧一无所获。

牢城营的管营和差拨,如果没有收到新来囚犯的“孝敬”银子就一百杀威棒伺候,如果收到了就搪塞过去。

林冲身为东京教头,除了自身受到高太尉礼遇收入比较高之外,额外收入肯定比管营、差拨等低级官吏多得多。

但凡求林冲办事的,或许希望林冲依靠“教头”的身份美言几句。

林冲都会得到一笔财富。

而财富的获得和事情是否办成功了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只要林冲替人办事,钱财就来了。

正是因为林冲知道体制内的规则,林冲在牢城营是主动地送上“孝敬”的银子。

这一点和宋江如出一辙,

武松为何不送孝敬银子呢?主要的原因是武松不知道体制内的【规则】,而不是武松大英雄气概。

体制内的林冲,稳定的高收入、有地位、有面子,工作轻松。

如果换做你,你会轻易地放弃吗?

所以当面对高衙内时,林冲选择息事宁人。

即便成为阶下囚刺配沧州,林冲依旧隐忍不发。不是林冲愿意如此,而是林冲依旧想着,等待服刑结束重回东京,东山再起。

东山再起的方式、方法应该和杨志差不多。

因为林冲心怀这样的希望,林冲一直选择隐忍,林冲的隐忍给读者的感受就是窝囊。

林冲的窝囊和宋江面对高俅所表现出来的窝囊是一样的。

他们都是想回到曾经的生活,宋江想以招安的形式实现人生转变,从刀笔小吏踏入官吏的行列。重回体制的同时身份和地位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林冲的隐忍是为了重回东京重新开始。

公平的来说,林冲、宋江等人的想法只是普通体制内的人再普通不过的想法。

不是因为他们没胆量,而是体制内的快乐太吸引人,他们深陷其中,欲罢不能了。

文丨红楼小黑

水浒不易,且看且点赞

参考:

《水浒传》

《会评本水浒传》

《水浒全传》

《水浒传》张竹坡点评版本

标签: 水浒传 不懂 窝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