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网

中国古代唯一没有杀过功臣的皇帝,却惨遭灭族,世间再无这个姓氏

linx

然而,不仅是老臣们让新帝不待见,而且大多数皇帝对待曾经与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大臣们也不会仁慈,登基后,疑心重重,想办法去除这些功臣。

其实,皇帝的这一举动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纵观中国历史,能够按照遗嘱登上皇位的太子屈指可数,但被一群政党推上皇位的皇子却不计其数。

这些没有通过正规渠道登上皇位的皇帝,在登上皇位后便想稳定政局,他们开始做一些他们一直想做的事情,那便是除掉功臣。这些功臣们都肝脑涂地,提着脑袋帮助皇帝打天下,为什么皇帝要做这种“秋后算账”的事?

权力过大

所谓开国功臣,就是能够带领大批士兵和敌人浴血奋战的精英,军队是一个很容易培养信念的地方,也就是说,这个信仰便是一个和他们一起生死的将军。

在开国前的艰苦奋战中,为了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机会,皇帝候选人不得不选择无条件地相信支持他的大臣和将军,并将管理权下放给他们,这也是收买人心的条件之一。

这一措施最大的弊端是,皇帝夺取国家的管理权后,会发现收回军权更加困难,因为大多数将士仍然是“死忠”的,会继续追随带领他去杀敌的将领。这种情况会让皇帝非常尴尬,会感到很大的威胁。

赵匡胤的黄袍加在身上,被拥立成为皇帝后,赵匡胤仍然忌讳这些大臣们,因此,政权稍有稳定后,赵匡胤对石守信、高怀德等高级将领持怀疑态度,于是赵匡胤开始想办法。

一次宴会,赵匡胤告诉兄弟们,虽然我现在是皇帝,但晚上还是睡不好觉,我总是担心比我强的人会背叛我。于是这些高级将领明白了赵匡胤的心意,纷纷回老家,卸下军权,确保自己余生的平安,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释放了。

像赵匡胤一样通过一场宴席,让同生共死的兄弟自愿辞职回家休养,保全性命的人并不多,更重要的是,皇帝别无选择,只能用各种手段除掉这些权贵,把他们置于死地,这样才能让皇帝安心,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建国后,皇帝第一件急于要做的事就是清除那些帮助他建国的重要功臣。

对继承人带来的威胁和过于富有

统治者经过无数次的艰苦战斗打下来的江山,很自然,他想顺利地把权力移交给他的后代,然而,如果开国功臣拥有过多的权力,能够完全控制政府,他们以后可能会用皇帝的儿子威胁他们的继任者。

为了保证继任者顺利接班,皇帝还将在临死前杀掉一些功臣,并为继任者扫清路障。明朝皇帝朱元璋当政时,为了确保子孙能够顺利登基,他以叛乱为借口,杀害了胡惟庸、李善长等能臣。

一般来说,立功的官员都很有钱,由于皇帝对建国功臣有感恩之情,他必然会给他们各种各样的田、金、银、珠宝,所以功臣富贵、富可敌国的现象并不少见。

作为一个大臣,却比皇帝有钱,不成体统,因此,皇帝杀戮、抄家一些功臣,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然而,在历史上,秦始皇是唯一一个没有杀掉功臣的皇帝,但是他的后代们的结果是极其悲惨的。秦始皇年轻时13岁登基,虽然他的人生历程坎坷,但并不妨碍嬴政成为一位成功的皇帝。

29岁时,嬴政率军占领六国,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建国后他还采取了统一货币的措施,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历史上对嬴政的评价并不好,说他是一个残暴的君主,但这个皇帝除了修长城、焚书坑儒外,还让人感受到了君主的冷血,就其功臣而言,嬴政则温和得多。他上台后,在李斯的提议下完成了许多政治制度的修订。

直到嬴政去世,李斯在秦朝的政治地位仍然没有改变。嬴政的百分百信任使李斯成为宰相。在军事上,蒙恬能够带领30万将领在戎狄作战,收复河南,更重要的是,中国统一后,嬴政没有采取任何方式镇压或杀害这些功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