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广纳贤才,曾国藩幕府智库的巨大作用
每天记住一条曾国藩家训箴言(第十二天):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晚清时期,我国社会出现严重危机,不同阶层的中国人纷纷发起自救运动,幕府制度也因此更新,由此先后出现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和袁世凯五大幕府集团,这些幕府集团各具特点,人才选拔与机构管理方式也不尽相同, 通过分析晚清“湘军幕府”的演变,可以考察曾国藩的政治韬略。
(一) 曾国藩幕府的创立及其规模
1853年,曾国藩创建“湘军幕府”揭开了晚清幕府制度的大幕,到1872年曾国藩病逝两江总督,曾国藩幕府历时20年之久。其间经历了初创、发展、鼎盛和萎缩四个阶段。整个过程之中,其幕府总是处于流动状态,幕僚进进出出,很难固定。
根据同治二年,初入曾国藩幕府的容闳回忆:“当时各处军官,聚于曾文正之大营中者,不下二百人,大半皆怀其目的而来。总督幕府中亦有百人左右,幕府外更有候补之官员、怀才之士子,……无不毕集,几于举全国人才之精华,汇聚于此。”
由此可见,仅1863年,曾国藩幕府中就有近百人,但是曾国藩幕府存续将近20年,其幕僚总数肯定远远不止这些,其中还涌现了较为有名的李鸿章、左宗棠、李元度等人。
从曾国藩幕府创社之初的时代背景来看,其早期形成于镇压太平天国之际。1853年,曾国藩为了抵抗太平军,仿照明朝戚继光的“募兵法”组建了近代新军—湘军。而后,曾国藩又以自募、他荐、吸纳科举和地方乡绅的方式招揽人才。
(二) 曾国藩幕府的职能分配
由于曾国藩幕府时间跨度长,不同的阶段幕府分别用于承担镇压农民起义、开张洋务运动和一些外交筹备工作等,因此其机构设置庞杂,涵盖政事、军事、吏事、后勤、教育等几大领域。
政事主要指幕僚负责处理机要文件的收发、保存、审理案件和为他出主意,当顾问的智囊团,他们往往学识渊博,晓通政务,忠实可靠,其中包含李鸿章、左宗棠、刘蓉等人;军事指军务的决策和执行,由于湘军是曾国藩自己编练的私人军队,因此也由他私人招募将领进行训练和粮饷、军械的置办。
其中包含训练水师的成名标和制造新式船炮的丁日昌、李兴锐等人;吏事主要包含审理案件,清理历年积讼的发审局和在收复区处理战后重建恢复秩序问题的善后局。发审局(亦称审案局)拿获匪徒,立予严讯,即行正法将各种农民起义扼杀在萌芽状态,稳定统治秩序,其中包含刘建德、历云官等人。
善后局恢复战区秩序,内部亦有众多分支,例如抚恤局、保甲局、谷米局、清查田产局等,较为有名的有李榕负责的安庆善后局和庞际云负责的金陵善后局;后勤主要是曾国藩用来自筹粮饷的军需物资供应机构。
其中包含四处劝捐的捐局,筹备军饷的筹饷局,厘金局和行营粮台、转运粮台、后路粮台等军事前线的供应机构。教育则是指曾国藩对其本人幕僚的培养,将其作为人才储备场所,此外还包括整理、刊印文化典籍,记录战事,阵亡将士和有功人士的功绩等。
(三) 曾国藩创建幕府的政治韬略
1.择优选才壮大自己。由于曾国藩爱才如命,善于提拔和任用各种人才,加之晚清社会动荡、战事频发致使读书人追求功利讲求实效。曾国藩辟幕20年,总共招揽400多位有识之士,并且将其组织为一个有机整体维持其正常运转,上下通力,自成一体。曾氏幕府开创晚清幕府制度的先河,曾氏幕府之盛,自古罕见,近世无匹。
总体来看。曾国藩选拔幕僚来源有三:血缘、地缘与业缘。血缘即为亲属关系,不难理解,如曾国荃、曾国华等;地缘即为同乡,由于曾国藩出身湖南,因此他幕僚提拔了诸如左宗棠、郭崇焘等很多湖南同乡;业缘即为门生故吏、好友至交等,其中包含李瀚章、李鸿章、李昭庆等人。此外还包括一些清政府的降职人员和新任、候补官员等。
由此可见当时曾国藩幕僚体系涵盖各种人际关系:亲朋、同乡、师生、同学、姻亲等等,曾国藩利用自己的社会交际网络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曾氏幕府得到了空前发展。
2.读书、历练、言传身教培养人才。他从军从政多年,在部下面前始终保持着两种身份:既是统帅和官长,又是老师和父兄。而幕府乃文人聚集之地,故他主要以老师的身份出现,不行军营规矩,略似私塾约束,同幕僚之间犹如严师教弟子,馆师课蒙童。曾国藩所拟“凡堂属略同师弟,使僚友行修名立,方尽我心”的对联,基本反映了这种关系。
曾国藩培养人才的办法主要有三条:读书、历练、言传身教。他在专为幕僚拟定的劝诫条令中规定,凡入其幕府者,必于军、政、饷、文四事之中精习一事,并结合实际进行学习,增长才干。而学习又不外学古与学今两种途径,学古则多读书籍,学今则多找榜样,多向人请教。他对身边秘书人员抓得尤紧,不仅经常找人个别谈话,还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规定课程,定期考试。同时,他还利用茶余饭后之隙谈古论今,向幕僚传授自己的读书心得和实践经验。对于不在身边的幕僚,则主要通过书信和批札,结合实际事项进行开导,传授知识和经验。在培养方向上,曾国藩亦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各人的特点进行培养。有的人,如张裕钊文学基础很好,但不适于做官,曾国藩就令其专攻文学,以求发展。对其所谓“文学四弟子”中的其他三人吴汝伦、薛福成、黎庶昌,曾国藩也都在文学方面进行过培养,不过与张裕钊的要求有些不同而已。在培养人才问题上,曾国藩真可谓呕心沥血,终生不懈。不少幕僚受其感动,拜他为师。例如,赵烈文咸丰六年初入曾幕,咸丰十一年再次入幕,同冶四年始行拜师大礼,改变称呼。此足见其郑重其事,并非草率之举,阿谀之行。曾国藩幕僚中有如此众多的人才,对他们大多数来说,恐怕是同曾国藩的教育、培养分不开的。
3. 曾氏幕府的巨大作用。曾公的幕府乃神州第一幕府,聚集了谋略之才、作战之才、军需之才、文书之才、吏治之才、文教之才、外交之才、还有科学家。放到现在这就是超级军校了。这些人都是各行各业、各领域的开辟者。
曾国藩幕僚出幕之后,所从事的工作各式各样,但归根结底不外两途,一是从事科学文化活动,一是做了清政府的实缺官员。从事科研、翻译工作的主要有李善兰、徐寿、华衡芳等科学家。他们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各个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其主要功绩和贡献是同英、美学者伟烈亚力、傅兰雅、玛高温等合作,翻译西方科技书籍数十种,首次把西方的物理、化学、矿物学及数学中的代数、几何、三角、概率论、微积分等介绍到中国来,从而为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从事文学活动,在古文方面较有成就的是张裕钊、吴汝纶,黎庶昌、薛福成“四大弟子”。他们皆有文集刊行于世,其中尤以张裕钊造诣最深,成就最大。他谨奉曾国藩的教令,一生不去做官,一面主讲书院、培养学生,一面苦心探索古文的奥妙,著有《濂亭文集》一部,其门生亦有知名于世者。民国年间的著名文人徐一士等人认为,张、吴、黎、薛四人在古文方面具得曾国藩真传,既继承和发扬了桐城派的优良传统,又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可自成一家,称为湘乡派。
曾国藩幕僚中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是从政人员。他们有的身居要职,有的独任封疆,一时形成“名臣能吏,半出其门”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出身曾国藩幕僚而后官至三品者达47人,位至督抚者33人,其中大学士一人,军机大臣一人,大学士入值军机者一人。他们就象曾国藩播下的“种子”,在其身后纷纷开花结果,致使清朝晚期的用人、行政、国防、外交无不打上曾国藩的思想政治烙印,一时形成风气,影响到整个政局。这种湘、淮军系统,尤其是曾国藩幕僚出身的官员到处主持要政的情况,曾国藩在世时已经出现,而到了光绪年间就变得更为明显。仅就掌握地方最大实权的各地总督而言,当时除河、漕二督外,主持军、政者只有八员。光绪元年至十年全国先后担任是职者共有18人,其中湘淮系官员12人,曾为曾国藩幕僚者即有6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而光绪三至四年则情况尤为突出,不仅八名总督全属湘淮系官员,且曾为曾国藩幕僚者竟有5名,占总数的将近三分之二。这种现象在历朝历史上都是不多见的。一生培养出26个正部级、52个副部级高官。
4.着眼世界,发展实业。曾国藩没有去过国外,也不懂外语,但是他的眼光并不狭隘,他在与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期间,聘请洋人专家。
由于引进西方技术的需要,他提议清政府设立中国第一家翻译馆,聘请中外学者负责翻译和引进西方的科技类书籍。联合李鸿章联衔会奏《拟选子第出洋学艺折》,请求朝廷以官方的名义,派遣一批幼童到美国留学,开创了近代中国留学欧美之先河,也推动了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1864年,在其任职两江总督时期,曾国藩领导地方势力开展洋务运动,其幕府机构不断完善,人才逐渐完备,其势力达到顶峰。1865年,曾国藩奉命督师剿捻,为了避免引起皇帝的猜忌,曾国藩裁撤湘军、解散幕僚,幕府制度开始瓦解。最终于1872年,曾国藩幕主病逝,幕府体系走向终结。
每天记住一条曾国藩家训箴言(第十二天):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