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板块、《史记》中的六波地理大开拓
第四十讲、齐民运动的开端
上一讲我讲了齐桓公与华夏世界的第二波地理大开拓。正如第一波地理大开拓的背后,隐藏着两京格局的奠基。这一次的地理大开拓,还催生了另一场巨变的发生,这个巨变就是“齐民运动”。
齐是整齐的齐,民是民众的民,所谓“齐民”,就是打破贵族和平民的身份差异,实现民众身份的整齐划一。
在分封制的体系里,人被分成贵族和平民,贵族世世代代都是贵族,平民世世代代都是平民。贵族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而平民则几乎都是文盲,负责种地,出路非常狭窄。
但是,在经历了春秋战国的剧烈变革之后,平民成功打破了身份等级的禁锢,逐步在文化、军事、政治等各个领域取代了贵族,这样的一场巨变,正是齐民运动。 如果要为这场巨变寻找一个源头,那一定要回到齐桓公当政时期,回到管仲改革。
今天这一讲,我带你回到《史记》,给你讲讲,管仲改革是如何催生出影响整个春秋战国的齐民运动的。
齐桓公的钱袋子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一点,那就是作为齐桓公最倚重的大臣,管仲推行改革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推动底层平民身份解放,而是为了解决齐桓公的财政危机。
上一讲我们说过,齐桓公用尊王攘夷的策略,通过国际会议的形式调解国际纠纷,并且身体力行,多次击退蛮夷势力的入侵,实现了华夏地理的第二波大开拓。
表面上看,这是齐桓公雄才大略的胜利,但是深入一想,你就会发现,开会和打仗,无论哪一样都要花钱。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是很难完成这些事情的。
但齐桓公刚接手齐国的时候,齐国的财政状况非常不好,国库空虚,国力在诸侯国里只能算二流。而最终,齐桓公之所以能一跃成为春秋霸主,还能不断开会、不断打仗,就是因为管仲通过改革,帮他解决了这个钱袋子的问题。
管仲的眼光非常准,他一眼看出,想要解决齐国财政问题,核心在于“富民”,认为平民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基于此,他为齐桓公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策略,通过让底层民众富起来的方式,来增加国家的整体可用资源。
在当时,这种想法,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洞见。因为在春秋早期,时代的普遍现状是,贵族管理国家,而平民只负责缴税和耕作,没有资格参与国家事务。在城池的外面,也不设置行政机构。
而管仲,不仅看到了平民的潜力,而且他为了富民,还制定了详尽的政策。比如,管仲在齐国大力发展“通货积财”政策,意思是,通过大力发展国际贸易,鼓励商业,增加国家财富。
这里我多说两句,齐国作为沿海国家,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制造海盐。而盐,无论在何时,都是百姓生活的必需品,再加上按照司马迁在《货殖列传》里的记载,华北平原的食盐,主要来自海盐,而海盐中的很大一部分来自齐国。你想象一下,这里面的利润有多高。
同时,齐国还可以获得丰富的水产品。所以,司马迁特意强调了这个“伸轻重鱼盐之利”的政策,也就是管仲还注重发展水产经济和海盐,注重开拓农业种植之外的新收入来源,对士农工商,各个行业都大力扶持。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彊兵,与俗同好恶。(《史记·管晏列传》)
桓公既得管仲,与鲍叔、隰朋、高傒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伸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史记·齐太公世家》)
管仲改革的出发点,虽然是解决齐桓公的财政问题,但政策对商业的重视,对士、农、工、商等各类行业的重点扶持,却在客观上,让底层平民在社会经济领域,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随着平民的社会价值逐渐凸显,管仲也开始强调,用人要看重一个人的能力和品行,而不是出身。这样一来,一边是平民阶层中的优秀人才,获得了更多的上升途径;另一方面,是贵族中能力差的人逐渐降级,成为了有名无实的贵族。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入,贵族和平民的身份界限,逐渐不是那么壁垒分明了。平民的重要价值,第一次被看到。
因此,我认为,虽然管仲改革的最初目的并不在“齐民”,而是在于缓解齐桓公的财政压力。但不得不承认,管仲改革的措施一经启动,客观上动摇了自周朝以来,牢不可破的身份等级结构,促成了齐民运动的诞生。所以,如果给齐民运动寻找一个源头,那么一定是管仲改革。
铁制兵器的出现
当然,正如我们刚刚所讲,齐民运动在管仲改革时期,至多只能算是一个萌芽。虽然借助管仲改革,平民已经开始在经济和生产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甚至有的平民积累的财富远超贵族。但是,平民在春秋早期,依然无法突破世袭身份的限制。
而 齐民运动真正得到发展,还要等到春秋后期,铁制兵器的出现。
齐民运动和铁制兵器,看上去毫不相干的两件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讲到这里,我必须先给你补充一个知识点。那就是,在中国早期历史中,平民没有资格为国而战。参与战争,在当时代表着巨大的荣誉,长期被贵族垄断。战争中,高级贵族驾驶战车,低级贵族担任步兵。最低级的贵族叫“士”。这个“士”,就是战士的士。相反,平民就很少能参与战争了,因为身份不够,没有资格。即便平民参与战争,也只能打打杂,做做饭,帮助贵族运东西,打扫战场什么的。
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兵器的昂贵。
从商周时代到春秋中期,最先进的军事机器,是战车和青铜武器的结合。战车和青铜武器,在当时都是工艺复杂、造价高昂,难以大规模量产的武器。尤其是战车,不仅造价高,使用成本也高,要掌握战车的使用,需要旷日持久的训练。
这就导致了一种精兵政策——相对数量,更重要的是质量。国家没办法,也不需要动员太多的人去作战。大国之间发动战争,一次最多也就是出动七八百辆战车。但是,这个情况到春秋后期,开始发生变化——铁制兵器开始替代青铜兵器,大量出现在战场上。
相比于青铜兵器,铁制兵器的造价要低廉很多。结果就是,从春秋后期开始,大国之间的战争规模越来越大,一场会战经常要投入数千辆战车。这个时候,仅仅靠贵族,明显在人数上就不够用了。
如果一个国家只靠贵族打仗,而另一个国家发动平民,那么后一个国家光凭人数优势就能将贵族制军队的国家,打得一败涂地。所以,手持铁制兵器的步兵,在战争中的规模和重要性提升迅速,平民逐渐成为战争的主力军,也让越来越多的国家,有了启用底层平民的动力。到后期,更是出现了平民凭军功就能加官晋爵,成为新贵的政策,彻底打破了贵族和平民身份的最后一层阻碍,齐民运动蔚然成风。
庶民的崛起
在这一过程中,底层民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平民的影响力,也逐渐从生产领域,发展到战争领域,接着就扩大到了文化领域。诸子时代的百家争鸣,首先是平民学术繁荣的表现。随着齐民运动的深入,贵族阶层开始没落,庶民阶层开始崛起。最终出现,刘邦君臣以底层编户之民的身份,开创新王朝的历史事迹。
吕后与审食其谋曰:“诸将与帝为编户民,今北面为臣,此常怏怏。” (《史记·高祖本纪》)
正如两京格局的影响力超越了分封制,齐民运动的影响力也远远超越了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在这场从管仲改革开始,贯穿了整个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延续到汉代的齐民运动中,平民们证明了,自己不仅可以成为好的生产者和好的战斗者,更可以成为好的研究者,甚至是好的统治者。
中国早期的社会结构因此发生了巨变,从此一路走向了一条平民皇帝、草莽将相的兴汉之路。
总结
好,到这里今天的内容就结束了,我来给你总结一下。
首先,我给你介绍了管仲的经济改革,改革的目的虽然是为齐桓公积累财富,但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却让底层平民的力量第一次得到了释放,成为齐民运动的萌芽。一直到春秋末期,铁制兵器的出现,为齐民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平民彻底挣脱枷锁,实现阶层的跃升。在齐民运动的大浪潮之中,贵族逐渐没落,平民逐渐崛起,中国从周朝开启的封建社会,一步步过渡到了一个新的时代。
作业:请你谈谈,你觉得富民与强国有什么联系?民富一定代表国强吗?欢迎你跟大家分享你的想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