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网

孔子的“四十不惑”

linx

  第二模块、孔子中年失意

  第十二讲、 孔子的“四十不惑”

  你好,欢迎来到“猴哥带你读懂孔子”。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了解春秋历史。

  在上一讲里,孔子追随鲁昭公到了齐国,但没能被流亡政府接纳,只好另找了一份工作,给齐国大贵族打工。那这样的生活会持续多久呢?孔子还能回到鲁国吗?

  考虑孔子之所以混成现在这样,都是昭公和他的小朝廷造成的。那昭公的下场,自然会影响到孔子接下来的流亡生活。那这一讲,我们就从昭公说起。

  流亡政府的结局

  前面我说过,在孔子这个时代,能够干涉列国内政、维持国际秩序的,是头号强国晋国。

  但这几年很不巧,晋国人一直忙着处理自己的问题,忙着搞定周天子家的内战。等到他们终于有时间了,可以关心鲁国这场动乱的时候,已经是鲁昭公流亡的第六年、也就是孔子41岁这年了。

  这次负责平定鲁国内乱的晋国贵族,叫范献子。他带着军队浩浩荡荡开到了鲁国边境上,季平子知道大难临头了,就急忙赶到范献子的军营、向晋国人谢罪,说自己一定会改正错误,迎接昭公回国。

  听起来,好像一切都很顺利。但没想到,晋国这位大贵族范献子,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他现在啊,其实是晋国的头号寡头,和季平子在鲁国的地位差不多。

  作为寡头,范献子当然不想真的帮助鲁昭公,所以他接受了季平子的贿赂,然后就带着季平子去见鲁昭公,劝昭公赶快跟着季平子回国。

  鲁昭公坚决不同意。因为他知道,只要三桓的势力还在,回去以后,自己还得继续当傀儡。

  范献子觉得自己已经尽过力了,就对季平子说:看来,你们国君的怒气很大,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你就先回国代理国君的工作吧!

  晋国人的调停,就这么不了了之了。围观的列国诸侯都感到失望。

  你可能有点儿纳闷,晋国人做事这么不负责任,它是怎么成为中原霸主、国际警察的呢?

  其实啊,晋国本来不是这个样子。但最近几年,由于贵族们争权夺利很厉害,晋国就没有了统一的国家意志,只有几家寡头专政。寡头们把精力基本都花在国内了,对其他国家的事儿自然不怎么上心,这也让晋国在国际上越来越没威信。

  说回鲁昭公,就在晋国这次干涉的第二年,他就病死了。不久,流亡小朝廷就作鸟兽散,跟着分崩离析了。至于昭公的尸体,也被拉回鲁国埋葬。

  本来,昭公在流亡期间,册立过一个太子,但三桓肯定不会要这个继承人。他们另选了鲁昭公的一个弟弟做国君。这就是后来的鲁定公,一个听话的傀儡。

  到这里,鲁昭公的出逃事件就彻底结束了,这是鲁国历史的一个里程碑。这之后,三桓专权在鲁国就完全取得了合法性。

  这样一来,孔子追随昭公去齐国的这个选择,算是彻底失败了。如果说这是一次投资的话,他的结局就是血本无归。更惨的是,孔子还因此跟三桓彻底闹僵了。

  现在的孔子,已经完全站到了三桓的对立面,那他要在国外流亡一辈子吗?

  四十不惑

  并没有。事实上,根据《史记》的记载,在鲁昭公客死他乡的时候,孔子就已经回到鲁国了。这一年,孔子42岁。

  换句话说,在昭公病死之前,孔子就已经回国了。

  这是为什么呢?就算是昭公没了,他还可以效忠昭公在外面的太子啊。

  关于这个问题,史书里没有相关记载,就像当初没记载他为什么去齐国一样。不过,我们可以根据孔子在《论语》里的言论,一起来推测一下。

  孔子晚年的时候,总结自己这辈子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这段话你肯定很熟悉,我就不多介绍了。

  这里我想让你注意的是,“四十而不惑”这一句。它的字面意思是,到40岁才把什么都看明白了,不再有任何困惑。

  听起来就是句空泛的总结,没什么信息量。但我告诉你,如果结合孔子当时的经历,我们就能理解,孔子为什么会在42岁之前回国。

  鲁昭公和三桓的内战,发生在孔子35岁的时候。接着,他也追随昭公跑到了齐国,之后几年就一直生活在那里。然后在他41岁这年,晋国的干涉行动半途而废,宣告了鲁昭公流亡事件彻底无解。

  考虑到这些背景,我认为,孔子说的“四十而不惑”,可以理解为:在晋国干涉行动的前一年,孔子自己就已经想明白,决心回国了。

  不过也有另一种可能,就是晋国干涉的流产,才让孔子意识到,在齐国流亡下去没有出路,从而萌生了回到鲁国的想法。毕竟,古代人使用数字并不总是那么准确,所谓四十未必是整数,也可以是41岁。

  总之,就是孔子在40岁左右,突然发现自己以往的行为都毫无意义,他彻底厌倦了齐国的流亡生活,决心回到家乡鲁国。

  君子不党

  那这一场流亡生涯,除了让孔子感受到“四十不惑”之外,他还收获了什么呢?

  来看《论语》里孔子的另一句名言:“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翻译一下,就是君子应该矜持一些,不应该跟人争斗,应该广交朋友,但不能结党搞利益同盟。

  这个人生道理,据我推测,很可能是孔子从齐国流亡生涯总结出来的教训。因为这是孔子人生第一次试图搞“党”,也就是试图加盟某个政治派系,但又没能成功。这教训必然很深刻。

  此外还有一个旁证。《论语》里记载说,孔子晚年去陈国游历的时候,当地一位高级贵族问他:你们国家当年那位鲁昭公,算是个懂礼的人吗?

  孔子不明白这位贵族的意思,就先敷衍着说:昭公当然懂礼啊。

  这位陈国贵族很客套,当面没表态,事后才托人转告孔子:你们鲁昭公娶了位吴国公主做夫人,这违背了“同姓不婚”的禁忌,怎么能算懂礼呢?您孔丘曾经说“君子不党”,现在却又这么公开袒护不懂礼的鲁昭公,你这还是在结党啊!

  请注意,这位陈国贵族特地引用了孔子的名言“君子不党”,来批评孔子包庇鲁昭公。这说明,在当时的人看来,孔子的“党”是跟昭公挂钩的。那他追随昭公流亡,当然就是结党最突出的表现。

  所以,孔子应该就是从他这次的流亡经历,感悟到的“君子群而不党”这个道理。

  孔子的“四十不惑”“君子不党”这些言论,流传度很高,在后世还变成了成语。但它们产生的语境,后人却慢慢地遗忘了。甚至,连孔子追随鲁昭公的这段经历,都很少有人知道了。现在,你应该比较了解了,这也是我这门课想让你感受到的历史细节。

  为什么史书有缺环

  孔子流亡齐国的这段经历,就差不多介绍完了。说起来很有意思,这段故事在史书里记载得并不详细。

  像前面我分析的,孔子这次到齐国的真实目的,他和流亡政府打交道的经历,在《礼记》等史书里都没有正面描写。

  这是为什么呢?

  一来,孔子追随昭公的这次行动,并没有成功。孔门弟子们当然就不愿意写老师那些失败的的经历,这就是所谓“为尊者讳”。

  更何况呢,在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写《论语》和《礼记》这两部书的时候,鲁国依然在三桓家族的统治下。

  要知道,孔子追随昭公,就是站到了三桓的对立面。孔门弟子自然也不敢写老师的这段经历,不然,就是得罪了当权派,后果会非常严重。

  于是,历史就这样被掩盖起来了。直到我们这门课程,才把这段尘封的秘密又重新发掘了出来。

  说到这,我想顺带告诉你,孔子的这次流亡经历,还造成了一个蝴蝶效应。你应该听说过“孔门七十二弟子”这个说法。但奇怪的是,孔子最显赫的两位寡头学生,也就是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却并不在其中。

  这个问题,以前的史学家从来没注意到,但我认为,这其实跟孔子追随过鲁昭公有关系。你想,他跟三桓都彻底闹掰了,这段师生关系也就彻底破裂了,怎么还好意思把人家列到学生名单里去呢?

  小结

  好,这一讲里的孔子,承认自己追随鲁昭公的行动失败了,所以主动选择回到了三桓掌控的鲁国。那他回国后会遭到三桓的报复吗?

  从当时的形势看,孔子还不在算账的名单里面。毕竟,连追随鲁昭公逃亡的那些大贵族,在鲁昭公死后,都可以向三桓俯首称臣,来获得回鲁国生活的许可。那像孔子这样的小人物,就更不用担心了。

  再加上,三桓还要处理鲁昭公动乱后的各种善后工作,为了社会的稳定,他们得制造一点和解的气氛。

  所以,孔子暂时还不用担心被清算。不过,他也回不到35岁流亡前的生活状态了,不管是三桓家里的小管理员或者家庭教师,孔子都做不了了。好在,对孔子来说,没有这些也还过得去,他可以自己招学生、自谋生路。

  但就算生活没有问题,孔子也得想办法改变他在三桓眼里的形象:一个不可靠的异己分子,脑后有反骨的小人物。毕竟,鲁国本来就不大,贵族社会更是个小圈子,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他逃避不了跟三桓之间的裂痕,也根本躲不开由此带来的种种尴尬。

  那他会怎么处理跟三桓的关系,获得对方的谅解呢?

  我们下一讲继续。

  划重点:

  1. 孔子追随昭公去齐国的这个选择,最终是彻底失败了。如果说这是一次投资的话,他的结局就是血本无归。

  2. 结合孔子的生平,他说自己“四十而不惑”,其实是在说:他在40岁左右,突然发现自己之前追随昭公流亡齐国的行为毫无意义,也彻底厌倦了齐国的流亡生活,决心回到家乡鲁国。

  3. 孔子应该就是从他流亡齐国的这次经历,感悟到的“君子群而不党”这个道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