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网

艮卦:据位能止稳安敦

linx

第二篇 解读《易经》六十四卦

第六十七讲、艮卦:据位能止稳安敦

震是两个雷的重叠,反过来,就变成两个山的重叠了,即艮卦。山代表止,停止,因为山给我们的印象都是固定的,所以山代表不动,不是像浮云一样到处流动。我突然想到禅宗的洞山禅师的一首诗,诗本身并不是很好,但意思我要讲讲。那首诗说:“青山白云父,白云青山儿。白云终日倚,青山总不知。”后面两句,在禅学上很有意思,白云早早晚晚都绕着青山,青山没有感觉。这是讲什么呢?青山就是讲我们的本体,白云就是现象。我们看到宇宙现象,无时无刻不在变,但是本体不动。现象就在那绕着自性,绕啊绕。我想以洞山禅师这首诗,来看艮卦。艮卦是止,止就是不动,本体不动。

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艮其背”,背几乎无感,但是支撑了整个身体。“艮”字就像驼着背的身体。“不获其身”, “获”就是见、得,就是看不见他的身,因为背在后面,看不到身体。这个“身”,要注意,也包含了心。中国的身和心常常混用。我们说修身和修心,常常是混着用的。在中国的哲学里面,我不是说完全相同,但可以互通。这是和西方心理学截然不同的,他们讲身是body,心是mind,这两者是分开的,说这两者老是合不来。我们中国这两者本来就可以合,我们的身就是心,心就是身,早就合了。“不获其身”,就是不强调这个身,身也代表自我。“行其庭,不见其人”,《金刚经》里面讲了四个“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不获其身”就是无我相,“不见其人”就是无人相。艮是在背上无我相、无人相。这样才无咎。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

以人的身体来说,艮是指背,初六代表脚。“艮其趾”,要止住你的脚趾,不要走。“无咎”,不要乱动、乱走,才不会有麻烦。“利永贞”,利于把握你的贞。贞在初六,是代表谦虚,要谦虚,处于卑下的地方,不要乱动,不要好强,先把你的脚止住。就如小孩子的禁足,他顽皮,不让他出去玩。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

“艮其腓”, “腓”就是小腿肉,止小腿肉。我们的脚趾本身不会动,小腿的肌肉会使脚动,所以真正使脚动的是小腿的肌肉。古代的军人都要打绑腿,因为行军要用小腿,绑上绑腿是为了可以走得远。“不拯其随,其心不快”,小腿肉就是自己没有主见,要跟随别人;如果不让他跟,他就不快乐。那么是跟随谁呢?跟九三。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yín,厉熏心。

“艮其限”, “限”就是两个东西的界限,就是我们身体的当中。我们身体的当中,是指肾。肾是讲欲,肉欲、欲望、私欲等都是。中医说,肾是管性欲的,性欲就命令腿去动,看到漂亮女孩就去追。现在腿上止住,不让它跟着肾走,心里面不快。“列其夤”,把我们的腰分割,我们本来是完整的,因为欲望把它分割了。“厉熏心”, “厉”是危险,私欲熏心,肉欲熏心,危险。

六四。艮其身,无咎。

九四“艮其身”, “身”不是指全身,实际上是指心。所以是止其心。心代表欲望,也代表自我、自私,止其自我,则无咎。

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

“艮其辅”,止其辅,“辅”就是脸颊,脸颊跟两个功能有关,一个是吃东西,一个是讲话,这两者要有限制。“言有序”,讲话要合时、有理、有次序,不要颠倒是非。“悔亡”,就没有悔。这是止住嘴巴。

上九。敦艮,吉。

上九“敦艮”,以敦来艮,以敦厚来止,结果吉。为什么要以敦厚来止呢?敦跟诚相通,但是诚和敦不同,诚是内心的真诚,敦是指德行之厚,像地一样。怎么以敦厚来止呢?就是止其欲,不要有私我,即念头很少。人的心是一直在动,腰也在动,腿肉也在动,脚也在动,但背肉是不动的,支撑了全身。《系辞传》里讲《易经》是“无思无为”的,没有思想,没有作为;“寂然不动”,寂然无念。所以它是自然而止。庄子也说过“无用之用”,但是它是以无用来用的。艮以“敦”来止住心念欲望的好动,这实际上是老庄的境界,也是禅宗的境界。文王是在老庄、禅宗之前,但就这个卦来讲,他以敦来止,和后来的老庄、禅宗思想是相通的,这也是《易经》高明的地方。

现在我们先看看这六根爻的简单总结:

第一爻,不动。

第二爻,不随便跟随。

第三爻,无私欲。

第四爻,不要有自我。

第五爻,慎言。

第六爻,以诚止动。

现在我要稍微提一下孔子的《大象传》对艮卦的解释:“君子以思不出其位。”就是根据我们的位做我们本分应做的事。这跟《中庸》相通,《中庸》说“素其位而行”,

根据你的位来做事,在什么位就做什么事,不要跳过你的位,去想不应该做的事。所以艮的止,在儒家来讲,是止其所该止,即父亲止于慈,儿子止于孝,仁君止于爱民。以此为目标,所以每个人都要知其所该止。正如《大学》所说的“止于至善”,以至善为目标。老子说“知止”,知止是外面的形势,知道什么时候该止,要功成身退,不要一直占着那个位置,“知止则不殆”,老子讲的知止也是从文王的艮卦发展而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