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模块、三十而立(15讲)
第九讲、孔子第一次出国游学和见老聃先生
你好,欢迎来到“猴哥带你读懂孔子”。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了解春秋历史。
在上一讲,我们讲到孔子跟着南宫敬叔出国游历了一番,看了看周王的都城洛阳。去那里,主要是为了向王室报告孟僖子的死讯,为他申请一点王室的表彰待遇。听起来十分合情合理。
但你想过没有:报丧这种事情,本来随便派个管家就可以,为什么非要南宫敬叔带上他的家庭教师去一趟呢?
要知道,鲁国首都曲阜,离洛阳可不近,中间至少隔了两个国家。当然,现在坐高铁的话,可能三个多小时就到了。但那时候可没这么便捷,去一趟挺不容易的,路上至少要走半个月。
有朋友可能会说,这是孟家想要显示自己地位很重要吧?毕竟,不是所有贵族都有资格去洛阳报丧。那让孔子跟着,也是因为此行很重要,礼仪上不能出错。
这么说有些道理,但这并不是全部的理由。我告诉你,他们这么大阵势,是因为这次出游还有另一个目的:“游学”。
春秋贵族的“大游学”
对春秋贵族来说,“游学”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生阶段。青年贵族在继承家业之前,大都要到国外游历一圈,甚至定居一段时间。有的是去自己外婆家,因为那时贵族国际通婚比较多,外婆家就是外国了。
孔子这次陪学生去洛阳的背景,是南宫敬叔的父亲刚刚去世,需要去洛阳报丧。但从史料来看,南宫敬叔这次在洛阳的行程并不紧张,还拜访、结识了一些王室高官。这是因为父亲去世后,很多工作和家族事务就得他来承担了,所以需要拓展一下自己的人脉。
可别认为春秋时候的游学很轻松,只是到处走走逛逛。事实上,贵族年轻人出国以后,得努力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子,跟当地的贵族打交道,了解当地的文化,相互学习、交流。
这样一来,虽然春秋的国家很多,交通和通讯技术也很落后,但各诸侯国的贵族们还是维持了文化上的一体化。他们的文字、风俗习惯等等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这种贵族“游学”的风气,不仅中国的春秋有,西方也有。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欧洲,尤其是英国的贵族年轻人,都会出国去游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英国是个岛国嘛,比较封闭,更需要出去见世面,“游学”风气也就比其他欧洲国家更浓厚。
碰巧的是,欧洲贵族的游学旅行,一般也会带个家庭教师。除了学习上的指导,随行教师也要负责照顾少主人的生活。欧洲贵族游学,往往会去教皇所在的罗马城,那是欧洲中世纪的精神中心,跟洛阳在春秋时期的地位很相似。
说回孔子的这趟出国之行。除了陪少主人报丧、游学外,他肯定还有自由活动时间。那在自由活动的时候,他会有些什么收获呢?我们继续往下说。
此老聃非彼老子
孔子这次在洛阳,认识了一些在王室任职的人物,拓展了自己的人脉网。当然,他肯定不会忘记参观周王室的祖庙,观看里面的各种陈列展品。
同时,孔子还看到了周王室的衰微,甚至可以说是动荡。也是很凑巧,这个时候,王室里有两兄弟正在争夺周王宝座。现在在位的这个叫王子朝,另一个竞争者暂时落败,逃到了晋国。但他没有放弃,还在晋国的帮助下,经常跟洛阳这边打仗。
王室的这种混乱,对孔子触动很大。此后,他再没有到过洛阳,也没有梦想过帮助周王室恢复权威。也许孔子意识到,在春秋晚期的大背景下,能搞好一个诸侯国就很不错了。他虽然是个理想主义者,但追求的还不算是太虚无缥缈的理想。
除此之外,孔子在洛阳还认识了一位叫老聃的先生。孔子跟老聃的相会,在后世形成了很多传说,有些还比较离奇。
比如,有的说,这位老聃先生就是老子,大思想家,咱们都熟悉的《道德经》的作者。真是老子的话,这不就成了两位思想巨匠的相会么?
还有些说法更有戏剧性,说两个人见面以后,老子把孔子教训得很惨、很狼狈。《庄子》这本书里就是这么写的。
在讨论这位老聃先生的身份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史料里关于这段相会的记载。
最权威的材料来自《礼记》。书里写道,晚年的孔子,在回忆自己早年经历的时候,说:我当年在洛阳的时候,认识了老聃先生。当时,他正在帮一位街坊家里主持丧事。我呢,就在旁边观摩,跟着老聃先生学习主持丧礼,学到了很多东西。
从孔子这段话能看出来,这位老聃是个很有知识、懂礼仪的人。那他是不是创作《道德经》的那位老子呢?
我判断,不是。下面我就给你具体分析一下。
你想,要是孔子见到的这位老聃就是《道德经》的作者,那凭借孔子对他的推崇,很有可能会在《论语》里面评论或者引用几句。毕竟,都见到作者本人了嘛,对他的著作能不重视吗?可从史书文献来看,孔子从来没提到过《道德经》和它的作者。
你可能觉得这个推测,有些太间接了,很难成立。的确,是可能会有些特殊情况,导致孔子虽然看过《道德经》、见到了作者,也没留下什么评论。但别急,我马上要说的,就是一个更直接的证据。
在《道德经》里有一个词,“万乘之主”。它的意思就是,有一万辆战车的君主。你要知道,在孔子时代还没有“万乘”这个词。因为那个时候,最大的诸侯国也没有这种国力。只有到了战国,经过兼并战争,诸侯国数量少了,但每个国家的规模大了,才出现了“万乘”这个词。
这样来看,虽然根据已有的史料,还没法回答写《道德经》的老子到底是谁。但可以基本确定,这部著作产生的年代比孔子要晚,所以它的作者,肯定不是孔子在洛阳见到的这位老聃先生。
不过,既然孔子不太可能见到写《道德经》的那位老子,为什么后人要虚构孔子向他求学的故事呢?
这可能是因为战国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很多学派要批评孔子、攻击儒家,就要编造孔子出洋相的故事,来炫耀自己的学派比孔子的儒家更高明。所以他们就创作了孔子向老子请教的故事。
再加上,孔子在历史上很著名,老子的《道德经》也很著名。人嘛,对名人的故事都有天然的好奇,也就有不少人用文字来安排这两位大思想家见个面,进行一场交锋辩论。迎合大众的喜好。
后世的这些创作,虽然很有趣,但可惜没有史料支撑。那这里,我只能确定地告诉你,只有《礼记》记载的孔子和老聃的交往是真实的。虽然它显得很平淡无奇,但平平淡淡才是真。而我们的课程,就是要还原真实的孔子。
小结
好,总结一下。孔子陪南宫敬叔出国,除了报丧,还有“游学”这个目的。“游学”是春秋的一大礼俗,不但可以让贵族多见世面,也起到了交流文化的作用。
这是以往研究历史的学者们,都没怎么注意到的现象。我们这门课才第一次把它还原出来了。
另外,我们还厘清了孔子见老子的这段历史:原来他在洛阳见到的老聃,并不是写《道德经》的那位。但我要说明一下,这一点并不是我的创见,而是之前的历史学者已经考证过的命题,我这里只是把它整理、介绍给你而已。
在课程里,我附加了一篇背景知识,介绍周朝的分封制度。这个制度,可以说是意义重大。它直接形成了诸侯列国的局面,也缔造了最古老的华夏文化认同。这篇背景知识,可以帮助你更深刻地了解孔子生活的时代。
到这里,这门课的第一模块就结束了,你对孔子的早年生活也有了些了解,比如他的出生、家庭、事业的起步等等。
从下一讲开始,我们就要进入孔子的中年阶段,一起去看他人生的第二次大冒险、大选择。我们下一讲再说。
划重点:
1. 孔子陪学生南宫敬叔出国,除了报丧,还有“游学”这个目的。
2. “游学”是春秋的一大礼俗,不但可以让贵族多见世面,也起到了交流文化的作用,从而维持了文化上的一体化。
3. 孔子在洛阳见到了一位很有学识的老聃,但他并不是写《道德经》的那位大思想家老子。后世流传的孔子跟老子见面的故事,也只是后人的编造,不是史实。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