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网

寒露时节,古人为什么要以狩猎的形式练兵?

linx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宗春启

秋分后十五天为寒露节气。今年的寒露是在10月8日,农历九月十三。俗谚:“寒露开花不结子。”是说此时强冷空气频繁光顾,气温下降,北方无霜期已近结束,植物即使开花也不能结子了。

寒露是季秋的节气。季秋之月,古人要以狩猎的形式练兵。《礼记·月令》中说:“季秋之月,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五戎,指矛、戟、钺、楯、弓矢五种兵器。“天子乃厉服厉饬,执弓操矢以射”——天子也披挂上阵参与狩猎,称为“秋狝”。“狝”,念“显”。欧阳修有诗专咏:“戎容修大狝,杀气顺行秋。……国威思远播,神武畅皇猷。”

北方游猎民族更加重视秋狝之俗。因寒露日期不定,所以将秋狝的时间定在九月初九。《燕北杂记》载,“辽俗,九月九日打围(即打猎),赌射虎,少者为负,输重九一筵席。”《金史·世宗本纪》中说:“重九出猎,国朝旧俗。”

女真族的秋狝一直沿袭至清代。1681年,康熙帝在内蒙古中部建立了一个总面积一万多平方公里的皇家猎苑——木兰围场。这里林木葱郁,水草丰沛,动物繁多。今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即是当年木兰围场之一部分。每到秋季,清朝皇帝亲率八旗兵来这里围猎练兵,史称“木兰秋狝”。木兰,意思是“哨鹿”。鹿,是秋狝的首要猎物。天未明时,猎者头戴鹿头、身披鹿皮,吹木哨模仿牝鹿叫声,将牡鹿引来,然后众人射以利箭。

清代画家兴隆阿的《木兰秋狝图》

寒露前后是秋狝的高潮。清人认为,白露至秋分鹿肉最为肥美。康熙六十一年的木兰秋狝,即开始于白露后第三天的八月初三,截止于霜降后两天的九月十六。这次秋狝,十一岁的皇孙弘历——即后来的乾隆帝也参加了。康熙帝先用火枪射倒了一头黑熊,以为黑熊已死,便命小弘历上前补射,想让他得个好彩头:初次围猎便猎取一熊。小弘历策马上前,不料那黑熊突然跃起……之后的故事就有不同的版本了,说小弘历如何勇敢,沉着发箭云云。而昭梿《啸亭杂录·圣祖识纯皇》中则这样说:康熙帝赶忙再发一枪,将熊射死。事后康熙帝对其嫔妃说:“这小子,很有福气。”

从康熙到嘉庆的一百四十多年里,在木兰围场举行秋狝大典共一百零五次。道光继位后,秋狝之礼废止。

标签: 寒露 要以 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