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网

伟大的直觉:为什么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美学?|【大师课报名】

linx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在《科学工作的风格:论美与物理学》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

“物理学的原理有它的结构,这个结构有它的美和妙的地方,而各个物理学工作者,对于这个结构的不同的美和妙的地方,有不同的感受。因为大家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每位工作者就会发展他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也就是说他会形成他自己的风格。”

在日常判断和企业决策中,我们会经常有类似的感觉:我们的方法似乎总是连接着我们所有的个人经验和生命感受,但这个方法有时候奏效,有时候也说不清楚。这是什么?杨振宁先生说:“一个人要有大的成就,就要有相当清楚的taste”。这其实就是taste,也就是审美能力。

从对事物“美和妙的感受”(可以理解为“直觉”),再落到“独特的方法”,最后形成一种“自己的风格”,这中间的线索就是taste。理性逻辑的道路只有一条,大家都走这一条路,最后只能“内卷”、同质化竞争。但从感性、感觉能力出发的道路,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一条路。这条路走得如何,就看你的taste如何。这是美学的工作。

 我们的时代:日常生活审美化 

如何破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不从“音乐、绘画、雕塑、文学、诗歌、舞蹈、戏剧……”这些所谓高雅的艺术形式说起,而是从当下最急迫、距离我们最近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问题说起。

20世纪后期以来,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当我们从吃饱穿暖的功能性时代,走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美学时代之后,我们开始进入新的生活世界。我们不再仅是“需要”,我们开始有“愿望”,饱了不能再饱,但美了可以再美,从有限的需求到无限的愿望,时代的变化在清晰地塑造着生活方式与市场。

外观审美化:当一个建筑50%的预算用在外观上,而不是功能上,审美化的建筑物随处可见;

经济审美化:消费者在产品功能上的花费越来越少于在品牌符号上的消费,不断更新换代的手机等产品,成为时尚的竞争,而不是产品的竞争;人们不仅消费符号,还在积累符号价值,以符号塑造生活方式,以规定身份和品牌;

动植物世界的审美化:基因技术让人类可以按自己的审美创造世界上没有的动植物,我们不是在文学世界里想象更好的自身,而是进入现实世界中实实在在的改变着;

社会现实的审美化:传媒把社会生活变成了故事,人们又开始模仿媒体,把现实生活过成故事,我们的生活发生了质的改变;

……

坚固的现实正在虚拟化,艺术不再是现实的再现、模仿,而成了现实本身,两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从外部世界到伦理生活,在全面审美化的时代,我们似乎堕入了美的荒原,到处都是美,但却是“平均美”,风格、taste、品味、鉴赏力等似乎不再有空间,因为这种美不再需要我们身体上或智力上积极的努力,似乎只要消费就可以了。

那么,这样的美还能给我们带来愉悦、激情和创造力吗?这时候,培养个体的审美敏感力和个性成为美学和艺术最急迫的问题。必须从美的荒原中,把伟大的直觉拯救出来。

 艺术化的人生:成为你自己 

艺术还能拯救我们吗?

20世纪后半页,美国最著名的美学家和思想家阿瑟·丹托说:艺术终结了。在安迪·沃霍尔把超市的包装盒子作为艺术作品呈现的时候,艺术品和寻常物不再有区别,艺术把所有的可能性都尝试过了,艺术的故事讲不下去了。从古典艺术到印象派、后印象派、立体派、先锋派、行为艺术等,艺术似乎连救赎自己都做不到了。

如果按照丹托对艺术的古典想象,艺术是终结了。但中国艺术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相比西方偏向模仿,我们更强调人的生命感受。也就是说,艺术的终结不应该是“艺术作品”可能性的穷尽,而应该是“艺术家”不可穷尽的创造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正是在一个人当下不可重复的生命经验上。

我们需要“经验”来保持人的身份,审美经验就是“现在”“这里”的完满经验。这是艺术的基础。而且在人工智能时代,艺术也将成为维持人的存在和尊严最重要的武器,艺术将保存我们对生命的感受。

在这个意义上,艺术作品不是我们的救赎,艺术家才是。谁是艺术家?就是我们自己,只是我们不把石头、木头变成艺术品,而是把自己生活做成一件艺术品,把自己活成一个艺术家。

这种艺术化的人生,最终极的目标就是成为自己、做回自己。美是事物在无概念状态下的显现。当我们进入审美状态,它能让我们“中断”,忘记概念和框架,从日常的惯性中跳出来,回到最本真的自己,与审美对象无分别。这个时刻,我们做回了自己,向内把最真实的东西挖掘出来了,那份独属于自己的对“美和妙的感觉”才能真诚地显现。

学习美学,不是“为学”,而是“为道”,不是增加知识或能力,而是复归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只有做回自己,我们才能清晰地抓住独属于自己的taste,才能在这广阔天地中立定自己的位置。

如何做回自己?如何过一个艺术化的人生?如何清晰地找到自己的taste?如何培养自己“伟大的直觉”?

2022年11月26-27号,经纬亿万创业营与天问研学社联合推出的“美学哲学大师课-伟大的直觉”将在北京讲授,课程将由北京大学彭锋教授亲授。

彭锋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并在2022年荣获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彭锋教授是国际美学协会副主席,在把中国美学概念国际化的过程中有突出贡献,在国际美学领域也有盛誉。彭锋被称为中国的阿瑟·丹托,因为两者有相似的经历和成就,两者都曾是哲学、美学领域的理论大家,后又在艺术学与艺术批评、艺术市场领域贯通了美学与艺术,并且都亲身进入艺术实践,在理论与实践之间融会贯通,是公认的当代美学艺术领域的思想家和引领人物。

彭锋教授主要从事美学理论(中国美学、西方美学)、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展览策划、剧本创作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著有《诗可以兴:古代宗教伦理哲学与艺术的美学阐释》、《重回在场:哲学、美学与艺术理论》、《回归:当代美学的11个问题》、《西方美术与艺术》等。策划艺术展览200余次,主要有“弥漫:第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展”、“相遇丝绸之路:首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等;创作剧本《大红灯笼》(音乐剧)、《穿羊皮袄的男高音》(音乐剧)、《理由》(话剧)、《预言》(话剧),《艺术死了》(电影)等。

标签: 每个人 美学 都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