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网

为什么说建筑师是一份深情又有趣的工作?

linx

CAH × 三联书店

• 理想之城与家园设计① •

《建筑师的家园》  新书分享会

主持人

金磊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评论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

致辞嘉宾

何奎

三联书店副总编辑

作者嘉宾

布正伟

中房集团资深总建筑师

作者嘉宾

崔愷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作者嘉宾

赵元超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作者嘉宾

庄惟敏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特约嘉宾

李鸿谷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

作者嘉宾

陈雄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作者嘉宾

郭卫兵

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总建筑师

作者嘉宾

叶依谦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

互动嘉宾

刘晓钟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互动嘉宾

韩林飞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

2022年10月22日,《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建筑评论》“两刊”编辑部与三联书店联合举办题为“理想之城与家园设计”——《建筑师的家园》新书分享会。10余位建筑师与人文学者就“建筑师的社会使命”、“公共空间设计”、对“家·家园·家人”的真挚理解进行了分享。本次报道包含三联书店副总编辑何奎、布正伟资深总建筑师、崔愷院士、赵元超大师、庄惟敏院士。敬请关注《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陈雄大师、郭卫兵总建筑师、叶依谦总建筑师、刘晓钟总建筑师、韩林飞教授的后续精彩分享。本书主编金磊主持了此次分享会。

 

 主持人  / 金磊

金磊主持《建筑师的家园》新书分享会

今天在三联召开《建筑师的家园》新书分享会很感慨,感谢三联书店又为中国建筑界奉献了一部真挚的人文丛书。借三联书店成立90周年,得以在三联书店做分享会,这本身就是给予拥有丰盈精神世界与技艺、给我们创造现实“家园”的建筑师一个展示与对话平台;感谢建筑师朋友与热心读者的光临,它说明向公众讲好建筑与建筑师的故事已深入人心。想起90年前建筑师梁思成写给东北大学第一届毕业生的寄语,“非得社会对于建筑和建筑师有了认识,建筑不会得到最高的发达……”

其实为中国建筑师“立传”的代表性贡献者当属已故的杨永生总编,20年前他推出的《中国四代建筑师》是为中国建筑师立传的奠基性著作。今天现场演讲的嘉宾布正伟总建筑师是第三代建筑师、第四代建筑师崔愷院士、庄惟敏院士,他们都是20年前《中国四代建筑师》的入选者,今天线上线下的嘉宾都是中国建筑师的佼佼者。

2014年至今的八年间,“中国建筑师文化系列”先后有《童年》的纯粹、《自白》的深刻、《大学》的文脉“三部曲”问世,而《家园》一书仍是以“大家小书”的写法,以建筑师个人叙事,创造出生动感人且直抵人心的故事。全书65位建筑师营造了三类“家园”:建筑师的精神家园;建筑师的设计家园;以及建筑师的修养与能力建设家园。

 致辞嘉宾  / 何奎

三联书店副总编辑何奎致辞

今天分享的是一本关于建筑文化的新书《建筑师的家园》。本书主编是金磊老师,他作为三联的老作者,在六年前出版了《建筑师的自白》,《建筑师的家园》是他“中国建筑师文化”系列的最新作品。夜深人静时,我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了。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它情感的冲击力、思想的冲击力。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有情、有料、有深思。

先说说“有情”,书中不少作者追忆了似水年华,亲朋室友,还有故乡家园与成长的城市。这些追忆不禁让人想起普希金的一句诗,“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种感情是很温润的人间真情,也是一种深厚的家国情怀。但无论是哪种感情,都让人感受到理想的家园不仅是物理的家园,还是精神的家园,更是此心安处是吾乡。关于“有料”,书中作者大多都主持或参与设计了我国的标志性建筑,因此他们在书中讲述了很多建筑背后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在书中,黄锡璆先生还谈到在2019年春天,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是如何在时间紧急且情况危及的情况下完成了设计与施工。钱学森是大科学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对于建筑学未来的定位,也做了很多系统性思考,甚至还写了专著,所以《建筑师的家园》汇聚了很多历史故事与事件。关于“有深思”,本书融汇了有关建筑历史性、人文性和公共性的深度思考,而且也包含有关中国传统山水园林,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和后现代主义建筑之间的比较研究。如海德格尔、荷尔德林所描述、所向往的对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的思考。这些不仅探讨了不同空间美学与建筑文化,还传达了不同的宇宙观、生命观和哲学观。

 作者嘉宾  / 布正伟

中房集团资深总建筑师布正伟

2017年,我退休后又延续了18年的创作生涯,把目光和精力转向了学习国内外建筑实践中的新思想、新作品、新走向。在学习中,对我冲击很大,使我深受教育的建筑作品,多半都分布在国内欠发达的中小城市和乡村区域,其主创和设计团队,既有知名度高的大建筑师,也有后起之秀。欣读《建筑师的家园》时,使我对这些给家园带来光彩且淳朴作品的建筑师及团队,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首先说说革命圣地延安的两项建筑工程,大大提升了“革命摇篮”在我们心中神圣与伟丽的感受。由庄惟敏和唐鸿骏 、李匡主持的延安宝塔山游客中心暨宝塔山景区保护提升工程,涉及到地质灾害治理、场域生态修复、建筑遗存保护、服务设施修建等,因而规划设计的综合性很强,难度也大。在场地环境景观形态系统的营造中,可以看出,这里没有司空见惯的塑像、浮雕,和碑、亭、廊、阁之类的纪念性符号,它既节省了大量投资和宝贵资源,又突出了对宝塔山和延河水珍贵的记忆表达。这是一种朴素革命情感的写照。另一个建筑工程,是赵元超总带领团队设计的延安大剧院,他把对黄土高原地域文化情有独钟的朴拙气质,与对中国现代建筑简洁清新格调的向往,颇得章法地揉合在一起了,赢得了“中而不僵,新而不飘”的整体艺术效果,堪称“延安家园一颗星”。

广阔的乡村田野是深藏美好家园的地方,如何守护好、建设好乡村家园需要以战略的眼光去看待。我赞同并佩服崔愷总提出来的“微介入”设计策略和创作理念。2014年由崔愷院士领衔,以江苏昆山锦溪祝家甸村为基地,开展了长达六年的伴随式设计,对原址砖厂、原舍民宿、旧礼堂及乡土景观、农田景观等,均在“微介入”思路下,进行了改造与更新。他们将一座1980年代村民自建、现已荒废的砖厂,成功改造成一座网红砖窑文化馆。在砖厂后续改造中,不论是平台下加建的“窑烧咖啡”,还是大披檐下用一个封闭空间改造成的“萱草书屋”,及窑体改造中融粗拙与风雅于一体的“老窑餐厅”等,都展示出这座祝家甸砖窑文化馆对公众的吸引力。

 作者嘉宾  / 崔愷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崔愷

一说到家园,我就会想到三联书店或隆福寺,因为我小时候就在这一片生活、长大,隆福寺、中国美术馆是儿时放假常来的地方。读研究生前后,我多次到布正伟总的办公室向他学习,那时他在做创新性飞机场的项目。刚才听布总提到我们晚辈做的一些事情,不仅说明布总仍在关注中国建筑界的发展,也让我深感建筑师是一辈子的工作,也要学习一辈子。

建筑师的职责是为社会服务,

为百姓营造家园

回想起“中国建筑师文化”系列的《建筑师的童年》《建筑师的自白》《建筑师的大学》,再到《建筑师的家园》,我体会建筑师的职责是为社会服务,为百姓营造家园,不仅是为了建设自己的小家。这两年因疫情,大家鲜少外出,都在关注自己的家园,经过了这些年建的到底好不好,楼房高了,居住面积大了,公共建筑也越做越大。但真当我们面对疫情,生态环境或能源危机时,我们应思考的再长远一点,我们的家园到底应该是什么?这几年,我工作的立足点是如何营造绿色家园。简单来说,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不追求再去盖多少高楼,做多大的标志性建筑,而是很朴实的把我们的家园做好,并通过绿色生态的改造方法,让它焕发新魅力,赋予其新生命。

近年来,我一直倡导“本土设计”理念,它来自如何让建筑与所在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历史环境建立某一联系,而这一联系不是把现有房子化装成过去的房子,我深感这样的工作有很值得思索的地方,也有很多创新空间。我希望今天我们提及的建筑文化语境是自信、自豪的,同时又能给予我们积极营养,可以在未来支撑很多年。最近,我也利用业余时间整理思路,写出有关阐述我们文化的方法,或者说是我们尊敬自然,尊敬地域文化的态度。在给学生上课时,我特别注重用讲故事、讲生活的方法去做设计,这也是建筑师对家园的思念,我也想把我自己对家园情怀化成对设计的创作与责任。

 作者嘉宾  / 赵元超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赵元超

因疫情原因,此刻我坐在我的书房来参加《建筑师的家园》新书分享会。我一直认为建筑师是充满激情的理想主义者。我们的前辈建筑师童寯一直感动着我,他30年如一日坐在老南工(南京工学院现为东南大学)的一个阅览室,马国馨院士在他的书房里能如数家珍地说出他藏书的来历,这些都构成了他们的家园。如今,许多建筑师以办公室为家,以城市和建筑工地为园,这也是他们的家园。这些天在家静心品读《建筑师的家园》,这本书不仅让我们了解建筑师的精神家园,而且更是建筑师敞开心扉的窗口。我也联想到建筑师实际上是为大众、为人民设计理想家园和幸福空间。建筑师的职业确实有点像杜甫所说的“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理想与浪漫。

建筑师为大众、为人民

设计理想家园和幸福空间

我曾参与过一个图书馆项目,每每路过它时,我都情不自禁地去看看它,看看那些坐在大台阶上看书、交流的读者。图书馆馆长曾告诉我,有位失恋青年,当他站在大台阶上抚摸着粗壮的立柱时,图书馆给予他力量与信心。我还为西安市民中心做过项目,这类项目能抚慰那些在焦躁环境下的心灵,有人说这些建筑是属于西安的,我听后很自豪。建筑师无时无刻不在为广大民众创造生存舞台与空间。同时,我也深感觉建筑师是与生活最贴近的职业,尽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但我依旧认为建筑师是一份有趣的工作,比如说我们游山玩水时就是考察场地,我们大块朵颐时就是体验生活,我们在工地上爬高上梯时就是锻炼身体。我们的成果永远能写在大地上,建筑是能够留在人间,是一座奉献给社会的纪念碑,同时也留给自己一个纪念。我60岁后也梦想拥有自己的新家园,不必按时上班,不为五斗米折腰熬夜,正如布总所说能自由自在的创作与学习,像王维在辋川一样,既可在都市生活,也可归隐到自然中去。

 作者嘉宾  / 庄惟敏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庄惟敏

建筑师一生中除了激情创作,还有激情深入地研究,我觉得实属难得和宝贵。说到今天的主题,建筑师在一生创作中,很大程度上是在做空间营造,从学校里的学习,到后来不断的去品味建筑,理解空间。事实上,我理解《家园》,包括“中国建筑师文化”系列的前三本,其实已经超越了空间本身的物化概念,它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在文化思考背景下,建筑师更纵深的挖掘。因此,这本书的重要意义,正如金磊主编在开场时提到的,他希望能够探索建筑师在空间营造之外的文化层面之思考。这其中的内容很丰富,这里有关于社会对人的,以及人对社会的关爱,还有对文化本身的挖掘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等等。

在我这篇《家园的守护与设计》文章中的第三部分,我提到了家园,但这里的家园不是我自己的家,也不是广泛意义上的家园,而是我们师门的家园。我的导师是李道增院士,他已经过世了。在他过世后,我更感到家园的重要性。因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有一个叫“李先生的果园”的微信群。“果园”的概念更奇特,因为是师母起的,它不光光是家,它更蕴含着园丁培育般的概念。所以在“果园”里边的两位家长是我们的李先生和师母。李先生在做国家大剧院项目的历次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李先生做方案的投入程度。他完全顾不上形象,因为在这种的状态下,他的创作激情才能爆发出来。他把创作环境当做一种自在生成的状态。

今天我也分享我对家,家园,家长的理解。建筑师脱离开空间的营造,要做精神层面的营造,其实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我们也一直认为在空间构形里读出精神的意义是件很难的事情。正如海德格尔所言,诗意的栖居,栖居可以理解为具有功能性,需要居住;那么,诗意则是一种精神的解读。在空间中读出诗意,那是一种什么状态?在这一层面上,《建筑师的家园》更多让我们关注的是读这些作者建筑师,读出他们在空间营造背后的内容。

我在清华大学教环境行为学这门课,它是接替李先生的工作,研究城市肯定离不开人,所以研究人的行为,把人的行为在城市里边形成的某些体系拿出来做研究。非常有趣的是,很多的学者不约而同的把这种体系研究分为两类,“在家”和“不在家”行为模式。“不在家”就是出去工作、购物、交友、旅游,但“在家”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为模式,其独特性是放松。

今天的建筑为什么感人?

中国美术馆这个项目是戴念慈大师的作品,当我们在做中国美术馆改造装修工程,把老图纸翻出来看的时候,原本我们理解的是戴先生的整体造型仿敦煌莫高窟密檐阁的形式,但事实上在它背后更多是精神层面的一种震撼。中国美术馆的檐口设计是微微挑出来的,做了一个中式的小披檐,披檐内是预制混凝土环,它在当时背景下节约且施工快捷,最精彩的是,当阳光照下来时,这些混凝土的环在墙面上留下了可以随着阳光变化的阴影。这些阴影非常生动,正是因为戴先生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深刻理解和对敦煌莫高窟的深刻解读,才会选择这种手法进行创作。而且当时这种手法既经济适用又节约材料,还出效果。我认为这就是建筑师的基本素养,大师的素养。

第二个感想就是家与生命的关系。西方在研究城市、家和人的行为时,注重研究人的搬迁,北美中产阶级家庭大概一生会搬5次家,这5次搬家都跟家和行为有关。人出生后第一次搬家大概在学龄阶段,那时候要开始入学,要开始接触自然、社会,父母希望能给予孩子一个好的环境。慢慢的,孩子从城里的公寓、住宅高层搬到了郊外别墅,郊外是我们理想状态的一个家。孩子慢慢长大,完成了从小学到大学。这时人会面临第二次搬家,离开父母营造的家。在大学完成了学业,交了朋友,准备谈婚论嫁、找工作。那时候人要准备有一个自己预备的小家,那是第三次搬家。但有了自己孩子后,又要重演父母那一代的经历。从第四次到第五次搬家是孩子这代的轮回,所以“家”的概念贯穿人的一生,所以它一定与生活、生命有关。

第三个感想,家在今天的意义变化的很多,比如,家作为刚需,人们在家里居住很放松,像大家庭一样;人要改善自己的家庭,改善居住情况,就会去郊外安置一个别墅。但有关“家”,在中国特有的文化就是投资,所以家的概念也引发我们社会反响与社会思考。

《建筑师的家园》新书分享会嘉宾与读者合影

标签: 建筑师 有情 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