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子在魏国做宰相时,庄子去看他,谣言说庄子是来代替惠子的相位。惠子知道庄子大才,很着急,在国都内找了庄子三天三夜。后来庄子去见惠子,对他讲了一个寓言,把他的相位比喻猫头鹰抓到臭老鼠而自以为美。惠子一心想在那个时代一展抱负,所以他对于权力还是很渴求的,而且喜欢炫耀,他路过孟诸,身后从车百乘,声势浩大,庄子见了,连自己所钓到的鱼也嫌多而抛回水里去。
但是这都不妨碍二人的友情!
1. 庄子和老子的思想并成“老庄哲学”,足见庄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之高。庄子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的学识浩如烟海,他站在文化和思想的顶端俯瞰世界,高处不胜寒。像这样的人,想找一个谈得来的知己太难了。
而惠施恰恰也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庄子·天下篇》称“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足见其著书、藏书之多,惠施也是有文献记载以来最早的思想家之一。惠施是有资格和庄子坐而论道的。就像一个人来到了一个只有狗狗生存的星球,当他寻寻觅觅,终于在这个星球上找到了另一个可以交流的人,他能不欣喜若狂吗?庄子对于一个在思想上可以和自己产生碰撞的知己,感情坏的了吗?
2. 庄子非常喜欢辩论。庄子崇尚“自然无为”,而惠子喜爱刨根问底;庄子具有艺术哲学家的风貌,惠子则带有逻辑家的个性;庄子唯心,惠施唯物;“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一个超然物外,但又返回事物本身来观赏其美;一个走向独我论,即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
惠施不仅具有极好的口才,而且思辨和概括能力也极强,这就是棋逢对手,酒逢知己了。他们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他们都很博学,对于探讨知识有浓厚的热诚。两人学术上交流,过从甚密。
3.两人在现实政治观点上有差距,在学术观念上也相对立,但是惠子确实是庄子生平惟一的契友。庄子妻子去世,惠子专门前去悼念;惠施去世时,庄子非常悲痛,他为惠施送葬,在墓前,庄子悲痛地说:“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徐无鬼》)。惠子死后,庄子再无可以探讨学问、可以深谈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