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网

遇见文物|博物馆里的“冷知识”:青铜是金子吗?为什么古镜不照今人?

linx

博物馆承载着人类文明发展史

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

每当我们去往一个陌生城市

最不容错过的打卡圣地

便是当地的博物馆

不过博物馆里的文物、展览

以及博物馆本身

还是有许多让人好奇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

那些关于博物馆的“冷知识”

为什么博物馆的灯光那么暗?

自然光中的紫外线、人工照明的光辐射都会造成文物的老化褪色。书画、古籍、拓片、纺织品、漆木器等有机文物对光线尤为敏感。在光辐射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光化学作用,导致藏品褪色、泛黄、变色、酥脆、断裂……总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当然,除了考虑文物保护的因素外,调暗展厅灯光还可以使得光线聚焦在文物上,突出展品,营造出更适合展览主题的氛围。而且空间暗一点可以帮助观众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沉浸在展览中,认真欣赏文物。

为什么博物馆普遍周一闭馆?

选择周一闭馆的原因主要是,经过周末大客流后的博物馆,非常需要休整。因此,博物馆一般在这天会安排一些不适宜观众在场的工作,比如对展品进行保养,对展馆进行卫生清扫。

对于场馆基础设施而言,博物馆长时间无休的高强度运行下,场馆建筑和设备设施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因而,周一闭馆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周一闭馆不是硬性规定,并非所有的博物馆周一都闭馆。

为什么博物馆不能开闪光灯?

正常的拍照并不会对文物造成损害,唯一可能造成直接伤害的,只有闪光灯。

因为闪光灯中藏有紫外线和红外线,瞬间的强曝光很可能破坏展品,导致某些材质、颜色发生改变。尤其是织物、纸张类比较脆弱的文物,如果多次被闪光灯拍摄,容易出现褪色、变暗、焦化等情况。

这些珍贵的文物在历史洪流中幸存,如今得以与后人相见,本就极为难得。与其用一抹明亮留下文物的倩影,倒不如用双眼和心灵,细细感受它的美。

为什么博物馆的铜镜只展示背面?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铜镜在古时,是人们生活中的刚需品。但还是会有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疑问:为啥展厅里的铜镜通常用背对着观众?

答案还是得从它的材质里找。铜镜是由铜锡按1:1的比例打造的,而铜锡合金的物件经过上千年的洗礼大都会变得锈迹斑斑。

这些铜镜昔日光滑明亮,现在早已“没脸见人”,好在背面还有精美的纹饰,才不至于沦为“平庸之辈”。所以,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摆放铜镜时,都会将其背面朝外,对游客来说,这才是最佳的观赏角度。

青铜本来是什么颜色?

 

“青铜”是现代的叫法。古代可采的铜矿资源非常稀少,冶炼也很不易,再加上高纯度的铜在制成之初是黄色,所以古人就把铜也叫做金,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便是“金文”。

古人在打造铜器时,会按照不同比例将铜与锡、铅等金属混合,比例不同制作出来的器物颜色、硬度等也会有所不同。

这些铜器在传世和埋藏的过程中会受到氧化,或与酸碱盐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它们常带有“红斑绿绣”,但其本色却是金黄色。

除了这些冷知识

你还想知道哪些?

总第990期

标签: 博物 今人 青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