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网

远在大西北,为什么敦煌讲的是中原官话?丨声音里的中国

linx

YOUTH DAY

声音里的中国

2018年9月,在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敦煌壁画古乐器复原展”一经亮相便惊艳全场。穿越千年只在一瞬间。当那些久已失传的古乐器从壁画中复活,再次弹奏起千年前的古乐时,敦煌过往历史上的万千气象仿佛近在眼前。何为敦煌?敦煌壁画故事省级传承人陈钰说,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最耀眼的明珠,在《汉书》中就已有敦煌的名称:敦,大也;煌,盛也。

角声吹彻梅花,胡云遥接秦霞——人类敦煌,心向往之

敦煌壁画故事省级传承人 陈钰:敦煌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是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后,向汉武帝介绍时提到的,这至少说明在西汉时期就有了敦煌这个地名。为了保护边疆和丝绸之路的安全,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并在敦煌设置的阳关、玉门关,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海关。直到西汉在敦煌设郡以后,为中原驻敦煌移民开了个头,此后历朝历代不断向敦煌移民,使敦煌成为一个移民城市。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敦煌阳关夜景

自从西汉在敦煌设郡后,历代的移民在此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共处的局面,但真正改变敦煌人口结构并影响至今的则是清朝的一次大移民。为尽快平定准噶尔叛乱并完成统一新疆大业,雍正三年,清政府在敦煌建立沙洲卫,并于次年从嘉峪关内甘肃五十多个州县大举移民,到敦煌垦荒定居。大批的移民,也带来不同的语言和风俗,敦煌以党河为界,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方言,即河东话和河西话,河东话接近中原官话,河西话接近兰银官话。

山泉共处,沙水共生——敦煌月牙泉

陈钰:河东话是将陇东、陇南等地的语言融合在一起形成的。河西话是以酒泉语音为基础,融合了河西走廊一带的语音形成的。两种语音都吸收了蒙古、维吾尔、回族等民族语言的元素。敦煌的通用方言为河东话,其语音与陕西话和陇东话比较接近,听敦煌方言还以为是关中人。敦煌俗语的口语性比较强,通俗易懂,一句可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例如:熬胶不然,熬糖不甜,比喻干啥啥不成。

敦煌雅丹地貌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敦煌曾有“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景,作为丝路重镇,各色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让这座千年古城宛若一部留声机,收纳进世界各地的声音。

莫高千窟列鸣沙,崖壁纷披五色霞——莫高窟

陈钰:敦煌的文化、民俗以及语言拥有多民族的特色。敦煌文献中有大量的少数民族文字的文书,有的文书有汉文和梵文,同时出现来叙述同一件事情。这说明敦煌古代流行两种文字,说两种语言,也就是现在我们说的双语。

敦煌党河风情线

党河下游,茫茫的荒原之上,一枚形如银杏叶的绿色地带,便是敦煌城所在的绿洲。这里是狼烟四起的关隘,是丝绸之路璀璨的明珠,也曾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源头。从古至今,无数人为她的魅力倾倒折服,在此祈祷,驻足,静静聆听千年历史的回声。

长按扫描关注

监制丨高岩

策划丨武俊山 李谦

记者丨王远 张萍 焦健

播讲丨姚科

制作丨单丹丹

编辑丨小马

标签: 敦煌 官话 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