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网

一个展厅可以看5个小时!为什么这次展会取得了流量和口碑的双丰收?

linx

上周五,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首个展览“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正式落下帷幕。

展览最后一天,人气依然旺。自7月30日开展以来,上海博物馆观众总数突破23万人次,其中87%以上是为“宅兹中国”而来。

“何以中国”首展,何以形成现象级流量与口碑双丰收?和小研一起来回顾下→

何以精彩

展览期间,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的观展记录:一个展厅足足看了5个小时,“1分钟都没舍得坐下休息”。

网友在社交媒体分享“站了5小时”。

这场由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院主办的展览,遴选文物217件/组共314件,其中定级的一级品达67件/组,涉及89个考古遗址——从规模、数量和展品等级上,都是上海博物馆今年最重磅的精品大展。

“同一个展览,同一件文物,却常看常新。”不少观众多次观展,只为“重刷”被忽略的细节;带孩子来看“宅兹中国”展,也成了不少家庭节假日活动的首选。

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此次展览策展人之一胡嘉麟表示,这正是策展期待的“延长展览生命线”:“展览会闭幕,希望带给观众的启发思考能持续。”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此番来到“宅兹中国”的现场,直言展览让他对“故乡”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作家而言,故乡有多重含义,参观学习、观摩走访,都是寻找和探访故乡的方式。在上海博物馆看到的珍贵文物,也可以成为我的故乡。”

何以上博

“宅兹中国”展览开场,夏商周三代各一件代表性青铜鼎一字摆开,再按时间线索排布陈列,多品类文物交相映衬,最后以战国商鞅方升收官。

有观众说,“这样细节排布的意趣,体现着博物馆的策展水平。”

胡嘉麟透露,这是策展团队考虑再三的结果:“每一件文物都要出现在恰当的位置,展示它需要讲述的故事。”

以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青铜牌饰为代表的众多文物都让观众们念念不忘,“专业”不仅是让观众欣赏展览的原因,也是获得同行认可的关键。

展览中有一个细节:上海博物馆为这件扁平的文物定制了表面倾斜的支架,比起平放能让观众更清晰看到文物全貌。如今,这一支架也随文物赶赴下一场展览。

定制的支架让观众更清晰看到文物全貌。

何以上海

“我好像穿越到河南博物院的四层展厅。”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曾这样描述自己观看“宅兹中国”的“错觉”。

河南多家文博机构抽调数以百计的文物到上海,其中不少是“镇馆之宝”,展览时间涵盖了博物馆业内公认客流量最高的暑假和国庆长假。

这些文博机构为何鼎力支持?马萧林坦言,“希望借助上海这一平台,让更多海内外观众能欣赏到中原文物,了解中国早期的形成和发展。”

观众陈先生“二刷”展览时,发现放置在旋转展台上的兽面纹建筑构件“速度慢了,看得更清楚了”。

据了解,这样的“微调”在展览中并不少见:商鞅方升底部放有镜子可看到下方文字,但有观众认为只有一个角度能看清,于是馆方将铭文拓片展示在文物两侧。有观众称赞这样站在观众角度的精细化服务“很上海”!

最后一件展品商鞅方升底部有镜子照出铭文,两侧放置铭文拓片。

在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看来,“博物馆不仅是保存和研究文物的机构,也是文化传播的平台。”他说,策展不仅仅是围绕藏品,更要服务于城市文化需求,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编辑 / 孙冲

来源 / 上海大调研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标签: 能看 口碑 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