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出品,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创作排演的彩调剧《新刘三姐》作为第一部展演剧目亮相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刘三姐”的歌声再次唱响。
“刘三姐”是广西的民族文化符号,也是广西艺术舞台上经典、永恒的题材。1958年,彩调剧《刘三姐》诞生,展现了一个为了维护自由和尊严,以山歌进行顽强抗争的壮族歌仙刘三姐。经历60年沧桑,彩调剧《刘三姐》曾五进中南海,四入怀仁堂,红遍大江南北,也让壮族人的歌圩文化蜚声海内外。
随后彩调剧《刘三姐》不仅被拍成电影,而且还被包括广西11个剧种在内的全国29个剧种、100余个剧团移植演出,掀起了“刘三姐戏曲旋风”,创造了广西戏曲艺术史上的辉煌,成为广西的文化名片和中国戏曲舞台的艺术经典。
彩调剧《刘三姐》
时光悠悠60年,壮家人的歌圩还在唱,“歌王”和“歌仙”传了一代又一代,美好的山歌声声不绝。2018年,正值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中央宣传部部长黄坤明来到广西视察,提出“创作新时代的新刘三姐”的指示精神。因此,彩调剧《新刘三姐》应运而生。
“创作彩调剧《新刘三姐》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是这个时代倒逼着我们去创新。”彩调剧《新刘三姐》的总导演宫晓东已经为广西戏剧院导了四部大戏,对广西的历史文化和人民心声有着深刻的了解和感悟。他说,广西这片热土专门诞生“刘三姐”,时时都有新的歌者、歌仙,一个热爱唱歌的民族怎么可能没有新时代的“刘三姐”?于是,唱什么、谁来唱、因什么而唱,这些都跟随着时代的步伐在前进。“你要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新的聆听、新的咏唱。好日子年年歌里过,刘三姐日日唱新歌!”
彩调剧《新刘三姐》
“在我国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彩调剧《新刘三姐》的创排恰逢其时。”广西戏剧院院长龙倩说到。《新刘三姐》的创排是广西推动刘三姐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次艺术探索和实践。进入新时代,广西戏剧院站在经典的肩上,用新的人物、新的语境、新的内容、新的故事讲述广西决战脱贫攻坚的新时代故事,展现人民所向往的幸福生活,其意义重大。
“两代刘三姐所处的时代不同,面对的社会矛盾也不同。她们都是勤劳、智慧的壮族儿女的杰出代表,一个是反抗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一个是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但山歌都是她们最强大的武器。可以说,两代刘三姐的魂是一样的,也是极富时代特色的。《新刘三姐》在向经典致敬的同时,讴歌了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宫晓东说。
彩调剧《新刘三姐》
彩调剧《新刘三姐》描写了一个壮家山歌传人姐美用山歌振奋精神,鼓舞人心,帮助家乡脱贫脱困的动人故事。该剧以小故事体现大主题、以小切口折射大变革的艺术哲理,巧妙创作辅以山歌文化、壮族文化、刘三姐文化、时尚文化等多元融合的戏曲表达,深情讴歌广西乡村振兴的时代风貌。
彩调剧《新刘三姐》女主角“姐美”
剧中的女主人公“姐美”既有经典版《刘三姐》女主人公的美丽、善良、智慧以及优美的歌声,又有着作为当代女性标识的独立精神,这种独立精神不仅表现在她对爱情和婚姻的选择上,更表现在她的生活方式与态度中。
“与大家想象中的许多农村姑娘只会种桑养蚕不同,剧中的‘刘三姐’人美歌甜,能力超强,遇事淡定,对网络时代的一些流行事物学习吸收很快。”在剧中饰演主人公“刘三姐”的广西戏剧院青年演员陈慧说,“她是新时代奋斗女性的代表,不仅让自己强大起来,还用人格魅力影响了自己的团队和家乡。”
刘三姐日日唱新歌
彩调剧《刘三姐》在传承刘三姐文化的基础上,在剧情等各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既保留了彩调本土韵味,又展现了戏剧语言上的“新”;打破戏曲固有的程式化,让演员有自由发挥的空间,体现了导演手法上的“新”;剧中融入了电商、网络等一些时代流行元素,体现了内容上的“新”;彩调剧山歌体与现代流行音乐的综合运用,体现了艺术手法的“新”。
因为有着传统“刘三姐”的“魂”和名,该剧自2019年首演以来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先后在广西、北京、上海等地演出81场,参加了多个中央重大文艺演出活动。广西戏剧院也对《新刘三姐》充满期待。“彩调剧《刘三姐》演了60年,成就经典,《新刘三姐》能不能也演60年,成为广西的另一部经典呢?”怀着这样的目标和希望,广西戏剧院以严谨的艺术态度打磨《新刘三姐》。该剧自2019年首演以来,主创团队先后召开十几次专家研讨会,剧本历经四次重大修改和30余次的提升,在不断打磨中,《新刘三姐》每一次提升都比上一版更好。“艺术无止境,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在每一次艺术实践中再前进一点。” 龙倩说。
让我们期待彩调剧《新刘三姐》再次唱响壮乡新歌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