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厦门11月7日电 题:何以说台湾古人源于大陆东南沿海?
——专访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传超
人类的起源,向来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
台湾人从哪里来?何以说台湾古人源于大陆东南沿海?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传超,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对此进行了阐释。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如今,包括台湾少数民族在内的南岛语族来源有哪些学说观点?为什么说台湾古人起源于大陆东南沿海?
王传超:包括台湾少数民族在内的南岛语族的来源大抵可归纳为三类假说:一是认为起源于中国大陆华南地区;二是认为起源于印尼、马来或南洋群岛西新几内亚的“南来说”;三是认为起源于中南半岛一带。
2021年2月22日,《自然》杂志(Nature)正式发表我们团队的论文,文中首次公开了台湾岛内古代人群DNA数据,结果表明台湾2000年至3000年前的古人与大陆壮侗语人群有紧密的遗传关系,直接证明台湾少数民族所属的南岛语族起源于中国大陆,强有力地反驳了台湾少数民族“南来说”,引发国际关注。
中新社记者:对台湾古代人群的DNA研究是如何开展的?
王传超:对古人的DNA研究往往受DNA降解严重、微生物DNA含量高和现代人群DNA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能否从古代人类遗骸中成功获取内源性古DNA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一直是古DNA研究领域面临的实际困难和挑战。加之中国南方地区气温高、雨水多、土壤酸度大,古人遗骸保存情况较差,难以有效提取和富集古DNA。
在对古代人群的DNA研究中,首先我们通过化学或酶处理,避免不同来源的现代人类DNA或微生物DNA污染,包括用磷酸盐缓冲液、次氯酸钠、蛋白酶、EDTA或酸等处理骨骼或骨粉。我们探索了常温裂解过程最佳的孵育时间,改进了骨粉裂解完成后的纯化方法,提高了回收效率。
此外,我们也改进DNA富集实验技术细节,使用1240K和外显子捕获测序方法,突破中国南方地区古人骨骼样本保存状况较差的技术瓶颈,首次成功对中国台湾岛内的古代样本进行了DNA提取、富集和高通量测序。
厦门大学王传超教授指导学生开展古DNA实验。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对台湾古代人群的DNA研究,有哪些新发现?
王传超:我们对公元前1300年到公元800年的台湾汉本和公馆遗址46具人骨成功进行了古DNA提取和测序。这些样本的父系Y染色体类型主要是O3a2c2-N6,母系线粒体DNA类型主要是E1a、B4a1a、F3b1和F4b,这些Y染色体和线粒体类型也普遍出现在现代台湾人中,表明台湾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铁器时代早期人群和现今台湾南岛语人群具有较强的遗传连续性。
从常染色体来看,台湾古代样本和现代南岛语人群都与大陆东南沿海古代人群和现代壮侗语人群共享更多的等位基因位点,与华南的现代壮侗语人群之间有密切的遗传亲缘性。这支持南岛语人群与大陆壮侗语人群同源的观点,表明包括台湾少数民族在内的南岛语人群直接起源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区。
在人群混合模型分析中,发现了台湾古人有来自华北粟黍农业人相关的25%左右的遗传贡献。这与考古学上论述的华北粟黍农业文化南下并在华南形成广泛的稻粟混作区的趋势具有一致性,反映了东亚大陆沿海地区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开始文化交流互动与人群迁徙融合。
中新社记者:除了用DNA数据说话,还有哪些证据?
王传超:近半个世纪以来,南岛语族起源和扩散的考古学研究进一步拓展深化,在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的研究成果上以“南岛—壮侗一体”的学术视角,将其纳入整个华南与东南亚土著民族文化体系中观察研究,并探索南岛—壮侗始祖人群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的海洋适应性与原始航海实践。
语言学上,最早提出大陆华南土著民族壮侗语诸语与南岛语具有同源关系的,是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本尼迪克特还结合民族学、考古学知识,认为壮侗语与南岛语的共同起源地在华南地区。
法国学者欧追古也持相同看法。他认为,南岛语族的起源地应在亚洲大陆东南沿海一带,介于海南岛和台湾之间,因为这个区域比起南洋群岛的南岛语言,不仅最具多样性和存古现象最多,还和华南、海南以及越南北部等地的各种语言有亲属或接触关系。
后来,沙加尔、陈康、倪大白、蒙斯牧、欧阳觉亚、邓晓华等国内外语言学者,从同源词、音节和声调等方面进行论证,特别是发现这两类不“同构”的语言存在一批具有“同源关系”或“底层关系”的基本词汇。我们前期构建的语言进化树形图,也表明了南岛语和壮侗语的发生学关系。而在华南与东南亚考古中大量遗址的发现和科学发掘,为进一步探索和验证语言学上的“南岛—壮侗一体”提供了研究基础。
在考古学上,林惠祥等学术前辈早在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就已作了初步探索。林惠祥先生当年通过论证印纹陶、有肩有段斧锛器等遗存的特殊存在,将中国东南、东南亚的史前土著文化称为“亚洲东南海洋地带”;从具体的文化因素论证新石器时代起源、青铜与早期铁器时代繁盛的印纹陶文化遗存在亚洲东南海洋地带的空间分布特征,认为“武平的曲尺纹陶也见于马来半岛的陶器上,有段石锛见于台湾、南洋各地,武平也有,由此可见武平的石器时代文化与台湾、香港、南洋群岛颇有关系”。这是现代学术文献中对环南海土著海洋文化体系的首次考古学概括。
林惠祥先生将台湾史前文化看成“祖国大陆东南一带的系统”,从考古学、民族学角度阐述台湾少数民族的文化形态及其与祖国东南沿海百越民族的关系,初创了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问题在中国的早期研究,成为中国大陆研究台湾南岛语族历史与文化的奠基之作。
自20世纪60年代起,在张光直先生等倡导的以语言学与考古学为重点的南岛语族起源“科际整合”研究中,考古学探源的焦点指向了中国台湾及大陆东南海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认为“台湾的南岛语族说明台湾是整个南岛语族最早起源的地区的一部分;向上推溯四五千年所得的大坌坑文化很可能是原南岛语族的代表或一部分的代表”。
从考古学文化序列上观察,大坌坑文化的起源是探讨南岛语族起源的关键,它首次确立了距今6500年到2000年台湾新石器时代文化粗绳纹陶文化(大坌坑文化)—细绳纹陶文化(圆山文化、凤鼻头文化及牛稠子文化)的发展序列。大坌坑文化与同时期大陆的壳丘头文化诸遗址和富国墩遗址,可以追溯到长江下游地区的河姆渡和马家浜文化;最近在台南科学园区考古发现距今约4000年的大坌坑文化晚期的栽培稻与粟遗存,表明大坌坑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受大陆农耕文化的影响。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师生进行人骨观察和测量分析。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记者:近期考古学比较研究对粤、闽、台的文化共同体有何发现?
王传超:在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浙、闽、台、粤、琼、桂等地,发现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密集的“滨海而居”聚落遗址,多数位于当时的河流入海口或海岸线附近,以及近海岛屿,反映了南岛—壮侗始祖文化的海洋适应与海洋开发。
近期的考古学比较研究亦表明,台湾南部大坌坑文化很可能与岭南地区的滨海文化关系密切。大坌坑文化目前已知的南岛语族最早的祖先文化,与距今6500年到5500年的福建壳丘头文化和广东东部的陈桥文化有很大相似性,可归为同一文化共同体。福建北部的明溪南山遗址、霞浦黄瓜山遗址与大坌坑文化南科遗址较为一致,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地层同时发现粟和水稻遗存。
大坌坑文化之后发展出的区域文化,是后来台湾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且台湾西海岸诸考古学文化的绳纹陶文化→红陶文化→灰黑硬陶文化→方格纹印纹陶文化这一史前文化的共同发展序列,基本上与大陆的史前文化发展轨迹相符,只是年代晚于东亚大陆。这一过程反映了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大陆东南文化不同时期、多批次向台湾的传播与演化。
此外,在华南与东南亚的整体视野下,以吴春明、焦天龙、Rolett、葛威等为代表的学者,从原始制陶技术、衣装服饰(岛夷卉服、织绩木皮)和史前海上交通工具(边架艇独木舟)、贸易圈、植物利用等不同角度,以民族志或民族考古成果进行具体阐释。除了固有的华南大陆沿海史前、早期古文化田野考古之外,从台湾山地少数民族到黔东南苗侗村寨,从原始宗教神话到树皮打布工艺,从华南子母船到东南亚、太平洋边架艇,这些民族考古的比较研究,初步展现了华南与东南亚土著百越系—南岛人群在海洋文化等方面的文化共性与同源性。(郭健新博士、范志泉博士和杨文姣博士对此次专访亦有贡献。)
受访者简介:
王传超,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所长,中国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近年来,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SCI、SSCI或A&HCI论文40余篇,精细解析了东亚人群遗传结构,系统性地重构了东亚人群形成史,为汉藏同源、南岛与壮侗同源提供了古基因组学证据,反驳了现代语言起源非洲说,推动了人类基因组学大数据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来源:中新网 中新社记者 杨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