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网

为什么说“学而时习之”,只有真懂的人才能“不亦说乎”?

linx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这句话一直以来都处于被误读的状态,所以真正懂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的人并不多,至于真正能讲清楚的人那就更少!因此,久而久之以至于今日,这句话事实上早已成了一句朽死的教条,除了被老师、家长等人高高在上地拿来教训孩子之外,再无一点用处!从这个意义上说,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也就跟“你看看人家的孩子,回回都考第一……”有异曲同工之妙了!

鉴于此,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这个“学而时习之”到底是个什么意思!而如果想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首先不得不面对的就是一个“学”字!

何谓“学”?“学”这个字可不简单!因为孔子所谓的“学”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学”。今天我们的“学”对应的结果是“学会知识”,然而孔子的“学”对应的结果却是“成为君子”,由此即可看出来这两者是大不相同的!

可以说在孔子那里,“学”不仅仅是学习的意思,还是一个哲学术语,代表了他老人家的一种做人的观念!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认为这句话才真算是得了孔子的三昧,才真正是把“什么是学”这个问题阐述清楚了!

“学”不仅仅是扩展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追求做一个求真的真人!“求真”就是追求真理,这是“学过”的人和“没学过”的人之间最鲜明的区别;“真人”就是不做作,有一是一,这是学得及格的人和学得不及格的人之间最鲜明的区别!

知道了这一层之后,我们不妨再来看看,到底什么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南怀瑾先生说:“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作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

“随时随地要有思想,随时随地要见习,随时随地要有体验,随时随地要能够反省,就是学问。开始做反省时也不容易,但慢慢有了进步,自有会心的兴趣,就会‘不亦说乎’而高兴了。我们平日也有这个经验,比如看到朋友做一件事,我们劝他:‘不可以做呀!老兄!一定出毛病。’他不听,你心里当然很难过,最后证明下来,果然你说得对,你固然替他惋惜,对于自己认识的道理,也会更进一层得到会心的微笑——‘说’,不是哈哈大笑。悦者,会心的微笑,有得于心。”

诚如是!

所以说,“学而时习之”,只有懂的人才能“不亦说乎”,不懂的人恐怕也就只能是一辈子都在教条里面打转转、钻牛角尖了,那才真是“不亦苦乎”呢!

标签: 的人 学而时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