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讲、逆来顺受,曾国藩值得学习的处世之道
每天记住一条曾国藩家训箴言(第二十天):曾国藩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
曾国藩不仅于社稷有功,其立身、立言真正做到儒家的最高境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个对联曾如此概括曾国藩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毛泽东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一个独字,道尽曾国藩在毛泽东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要知道,在他眼中,唐宗宋祖不是略输文采就是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只识弯弓射大雕而已。那么他有哪些过人的值得学习的处世之道呢?
一、多化解 少拒绝
在工作生活中,人难免会遇到困难挫折,甚至还会遇到别人的故意刁难陷害,那么当面对这样的人这样的事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曾国藩在他的家训里头,教育子女的时候,特别强调面临困难的时候,甚至是面临别人的刁难的时候,如何运用这个行动的智慧?比如说他就提到,百端拂逆之时,只有逆来顺受之法。他认为逆来顺受之法可以总结为六个字“多化解少拒绝”。
首先,简单的拒绝,往往会对一个系统造成破坏。曾国藩说,“大凡办一事,其中常有曲折交互之处,一窃不通,则处处绑窒矣。”就是说办事的时候,这里头有许多环节他是一个整体,这里头就是一个矛盾汇集的地方,这个地方一处不通,一地方解决不好,满盘皆输,这个地方特别讲究做事的智慧方法得讲方法,不可凭意气,不能简单的拒绝了事。
其次,简单的拒绝激化矛盾。不仅不会解决矛盾,很多时候还会激化矛盾,现在我们生活里头,很多人推崇一句话,要敢于说不,要敢于拒绝,很多人推崇这句话,但往往过犹不及。
第三,逆来顺受不是屈从,是化解。四两拨千斤的智慧。“大约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争圆融,行得通也。”一个聪明人要有志向,能达就是做事的智慧,圆融,像打太极一样。讲究四两拨千斤,踢皮球不解决问题,但太极却能解决问题。太极划动四两拨千斤,是化劲。这不是避让,退缩,为困局境界的智慧。
有一个故事,有一个老人喜欢安静,孩子在门前吵,一天老人说太感谢你们了,你们热闹,让我觉得年轻了,为了感谢,每人一毛钱。第二天来得更多了,老人又出来了,今天每人只能五分钱了。第三天,只给一分钱了,小孩子们气喷了,再也不来给他制造热闹了。
再讲一个嵇康与钟会之间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嵇康是竹林七贤之一,而钟会则是三国时期的魏国大将,他们之间有什么关联呢,估计知道的人就少了,今天分享他们之间的一些趣事。先大概了解一下两位吧。
嵇康,竹林七贤之一,三国时期曹魏的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如果当官时间长的话,应该还是一位政治家。嵇康为曹操的曾孙女婿,官至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司马家族掌权后,辞官隐居。正史上记载,据说长的也一表人才,有凤仪,土木形骸,不自藻饰,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于怀。
钟会,魏国大书法家钟繇之子,少年得志,十九岁入仕,为秘书郎。司马氏上台后,即俯首依附,成为司马集团的重要人物,《三国演义》里的戏份还是不少的。虽说出身高贵,官位显赫,可在文学才情方面,对于仅比他长两岁的嵇康敬佩有加,早些年可能到了自惭形秽的地步。
为了让故事看起来更有趣一些,我们试着用当代的语言去讲述一下故事的经过。
故事是这样子的,钟会一直对玄学颇有研究,年轻时专门还写了一本书,叫《四本论》,估计是呕心沥血,颇有一些得意之情。很多并没有太多才华的人写了点东西后,总以为进步很大,恨不得让全天下人都知道(嗯,好像是在说我自己),和嵇康相比,钟会大概就是这样子的。
钟会肯定是很想让自己的偶像点评一番啊,于是就到嵇康家里拜会。到了嵇康家后,看到嵇康在院子里的树下光着膀子打铁,没错,嵇康喜欢打铁。钟会就早门外犹豫要不要进去,嵇康手起锤落,乒乒乓乓,就当没看见钟会似的。钟会很忐忑啊,紧张坏了,进去也不是,一走了之又不甘,于是在院子外面把书直接扔到院子,掉头就跑,就像当年的中学生给初恋同学手里塞情书一样。《世说新语》的原文记载是“于户外遥掷,便回怠走”。
钟会后来做了高官之后就想着再次造访嵇康,也不知道上次从墙外扔进去的那本《四本论》嵇康先生看过没。不同的是这次他比较自信了,备上贵礼,坐下宝马,而且带了很多文化圈的名仕和随从。到嵇康家后,发现嵇康又在打铁,和上次不一样了,这次还外加另一个“竹林七贤”给他在拉风箱。话说估计嵇康是真的靠打铁谋生,这些竹林七贤怕是也入了伙的。
见面后,嵇康依然对钟会不理不睬,专心致志打铁。话说钟会这个时候还是比较有诚意的,据说对于嵇康的漠视也是不以为然,垂手默立一旁。两小时后,钟会估计也有点无聊了,起身准备打道回府。就在这时,嵇康默默的说了一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大致的意思是“真是好笑,你是来看我打铁的,看满意这就走了?”。钟会又不傻,立马听出了其中的冷嘲热讽,回了一句“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拂袖而去,大致意思估计是“对,就是看你打铁来的,嗯,铁打的还不错”。
这次在众目睽睽之下,钟会的脸算是丢大了,嵇康算是彻底激怒了钟会。正是由这次的仇恨,钟会在后来找到了一个机会,诬陷嵇康言论放肆,妄谈政治。嵇康的政治立场是拥曹的,司马昭自然不会放过嵇康。
公元262年,嵇康行刑当日,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朝廷赦免他,但并未改变司马昭之心。嵇康淡然自若,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一曲终了,长叹一声:“《广陵散》于今绝矣!”,慷慨赴死,四海莫不痛惜。
二、戒多言 不纠缠 少争论
一代大儒曾国藩,有个非常有趣的外号,叫“曾三戒”,是因为他人生有三戒,其中第一戒,就是“戒多言”。曾国藩 “戒多言”就是碰到矛盾时,不纠缠少争论。“欲以口舌胜人,转而为人所不服也。”
碰到矛盾不纠缠少争论,理由有三:一是争论下去往往导致意气之争,没有是非可言,只能全输。像夫妻吵架,总喜欢争对错,但是有对错吗?清官都难断家务事,到这种地步,没有是非可言。全错。二是争论的本质就是纠缠,是内耗,也没必要。曾国藩在家信中教训儿子,团队中争论也是内耗,“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喜欢争论的人,总会抑郁,总会埋怨,也伤自己。你能有好运气吗?对外争论更没必要。第三,这里的不纠缠是指意气之争,像方案与方法这种技术性的争论有必要,而因为利益之争是最没必要的。张英当年在京城当官,收到家书,说家建房子,围墙与邻居起了争执,互相吵,老家人单势孤,写信让张英摆平邻居。张英回信就四句: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曾家世代铭记:不与人争利益之短长,专与己争品隆之长短。中国人常说三个和尚没水吃,其中的智慧就是不争论,莫纠缠,脚踏实地把事干。
三、先晓事 后办事
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每天都在处理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所以“会不会办事”就成为评价一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准。那么怎么做才能把一件事情办好呢?家训中,曾国藩讲了做事的智慧:“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知人诚不易学,晓事则可以阅历,虽勉得之。晓事则无论同己异己,均可徐徐开晤,以冀和衷,不晓事,则扶私固谬秉公亦谬,小人固谬,君子亦谬,乡原固谬,狂娟亦谬,则终古相背而驰,绝非和协之理。”这是他人生宝贵的经验总结。两点最重要,一是知人,二是晓事。知人好理解,他早有这种观念,曾国藩也说,不容易学,做起来难。而晓事,可以靠着总结,用心就可以学会。如果连晓事都做不到的话,无论出于公心出于私心是君子还是小人,做出的事都错。所以,他的重要人生智慧就是先晓事,后做事。先晓事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要有判断。曾国藩曾说过:“在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明有二:日高明日精明,独见其远,乘城者独觉其旷,此高明之说也。同一物而臆度者,不如权衡之审,目巧者不如尺度之确,此精明之说也。凡高明者,欲降心抑志,以退趋于平实,颇不易易,若能事事求精,轻重长短,一丝不差,则渐实矣,能实则渐平矣。这是说做事时第一要义是明,明智。明事就是晓事,明事,分为两层,一个叫高明,一个叫精明。高明像站在山顶的人看得远,这是高明;精明是能把握细节,能精准的判断力。高明要慢慢来,精明可以快速学会。由精明到高明,再到晓事,就能成就大事业。他识鉴人才时非常看重人临事时的判断力,他特别重视这个。
第二,是要有原则。做人做官都有原则,他对曾纪泽说,“读书乃寒士本色,切不可有官家风味”。对曾国潢说,“勿与官衙往来”。道理简单,白己在外做大官,在家与官府交往,就会造成利益勾结,他平常不与老家的官员有什么交住,更何况去管湖南的地方事。
第三,要有灵话。曾国藩自己总结时说过,“做事精神要常令有余于事,则气充而心不散漫”。许多人做事不堪重负,这不行。做事要心有余力,就得有灵活。尾生抱柱的故事,最早见于《庄子》与《史记》。尾生与女子约会,在干涸的河道下约会,结果到点了,姑娘没来,供水来了,河水涨了起来,尾生要守信守义,抱着柱子,后来大水涨起来,淹死了他。尾生被儒家推崇为讲信义的典范。曾国藩却不这样认为,人应懂得灵活。
四、高不成,先低就
民间俗语“高不成低不就”说的是一种状态,很多人志存高远却始终郁郁不得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放低姿态,犯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大忌。
其实,高不成时的低就不仅是一种策略、智慧也是一种积累,之中之于成功的积累。其实在人才择业的过程中,只要走进职场,不少人都是抱着“高就”的念头。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是,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只要用人单位能够用己所长,无论是高走或是低就,都是很正常的。尤其对技术和知识结构比较欠缺的择业者来说,攀高还不如低走。试想,一个单位的人才结构总是呈金字塔形,不可能人人都坐上高职位。通过竞争凭自身的过硬本领求得高职位,固然值得庆贺,但假若一时难以获得机会,求高不成,就应该低就一级,那样自己也能有个更为宽阔的空间和能量积累机会。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退是为了更好的进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时也是一种低调求生存,为自己增长才能创造良好机会的保证。下面这个故事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个道理。
有一家汽车制造公司招聘,一个名牌大学汽车制造专业的几名毕业生前去应聘,结果一个个失败而归,而一个自学成才的修理工却竞聘成功,当场签约。原因很简单,大学生们只想坐办公室,而这名工人则是自愿到生产一线上去。他的理由有两个:一是初进这种现代化大公司,谁都得先去一线见习,与其被动下放锻炼,不如主动去当工人;二是自信比其他工人更具理论基础和发展潜力,在现代化管理的人才选拔机制下,相信自己早晚会被提拔。正是这种要想高成必先低就的心态使他获得了相对于那些名牌大学生都未获得的工作职位,而且这种心态还将继续支持他走向未来的“高成”。而在低就基础上的高成往往来得更持久、更稳固。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关人才市场择业流向的资料统计表明,愿意低就的人还是很少的一部分。有些人在择业过程中明明有许多选择,却非高职位不就,这虽是有志向的表现,但也有失偏颇。特别是有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大学生,时常忽视自己缺乏实践经验和尚未经受社会环境考验的弱点,他们应聘时信心十足,开口谈工资、闭口谈工作条件,结果往往失望而归。如果把自信心和奋斗精神建立在“持久战”基础上,退一步进两步,结果往往不一样。这就是低就的智慧和成果,古往今来有多少人都是“低就”的典范,并最后成就可“高成”的成功者,曾国藩就是其中的一位。
曾国藩从小虽出身农家,但是胸有大志,素有报国安民的报复和野心。他出身寒门,正是其为人处世、修身治家的德行成就了他辉煌的一生。他一生都注重从小事做起,踏实苦干,注重从小事培养人的品德,从小事磨练人的品行。在他教育后代的“八本”中就可以看出,即“读古书要以训诂为本,作诗文要以声调为本,养亲要以得欢心为本,养生要以少恼怒为本,立身要以不妄语为本,治家要以不晚起为本,居官要以不要钱为本,行军要以不扰民为本”。说起这“八本”就不能不强调曾国藩对家庭教育的核心:以八本为经,以八宝为纬,以四字要诀(勤俭孝友)三致祥三不信穿插其中。“八本”如上,八宝即:书、蔬、鱼、猪、早、扫、考、宝;三致祥即: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三不信:不信僧巫,不信地仙,不信医药;四字诀:勤俭孝友(勤劳俭朴持家,孝敬父母长辈,友好兄弟姐妹,团结左右邻居)。在曾国藩的这套教育理论中,我们并不能看出这是一个官位显赫之家的家训与其他平常人家的教育有什么不同。他所强调的每一点都是一个最基本最不起眼的小事,但成就是的确都是人生的大事。这也是曾国藩一生中凡事从小事做起,并最终高就的写照。也正是这些从基础开始的教育理念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曾氏后代,也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纵观曾国藩的成功之路,无处不包含了“低就”的理念和做法。将镜头转换到今天,男婚女嫁,总会有高不成,低不就的慨叹;择业求职,总有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希望。男怕入错行,是因为觉得自己的能力受了委屈,视为低就了;女怕嫁错郎,是怕自己以高成的心,却低就了命。芸芸众生,只高成不低就的,一辈子背负的只是失望,不会有成功的喜悦、满足的快乐,并且身上的担子会越背越沉,耿耿于怀,只会使自己永远也高成不了。而且放弃了“低就”的过程,就相当于放弃了为自己的人生大厦奠定基础的过程,一旦某天你发现自己已经到达了足够“高”的位置,但地基却岌岌可危,岂不悲哀!
高高在上是每个人都希望的理想状态,但是“高处不胜寒”也是千古真理。如果能够真正做到激流勇退,海阔天空,也许就能成就实现的机会。总之,佛能成佛,是因为佛深知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人不能脱俗,是因为执迷于一事。执迷就难以彻悟,如果真的能从执迷中稍作放弃,便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简单和快乐,也许一下了就会有“他就是我要嫁的人”“这种职业最适合我”的释然与轻松。总之,有了这份释然与轻松,才能以今天的“低就”换取明天的“高成”。作业:每天记住一条曾国藩家训箴言(第二十天):曾国藩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
欢迎在微群分享讨论你的想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