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网

猴哥带你读懂史记第十四讲:最负盛名的刺客荆轲

linx

  第三板块、《史记》群星闪耀的华夏经典人格

  第十四讲、最负盛名的刺客荆轲

  这一讲,我要讲的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刺客,刺杀千古一帝秦始皇的荆轲。

  他的事迹,记载在《史记》的《刺客列传》里。在这一篇里,司马迁写了五个刺客,分别是春秋早期的曹沬,春秋末期的专诸,战国初期的豫让,战国中期的聂政,战国末期的荆轲。这样看来,荆轲只是五个刺客之一。

  但在我看来,虽然写了五个人,但其实只有最后一个出场的荆轲,才是《刺客列传》真正的主角。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从篇幅上看,司马迁写荆轲的内容占了全篇一半多,这足以证明司马迁对他的重视。另外还有一个线索,要从《刺客列传》在整本《史记》的位置来看。

  在《史记》里,群像式的传记基本都集中在七十列传的最后部分,只有《刺客列传》是列传的第二十六篇,较为靠前。显然,这里有司马迁的某种特殊安排。要明白这个安排,就要看看《刺客列传》的左邻右舍是谁:它的前面一篇是《吕不韦列传》,后面一篇是《李斯列传》。

  吕不韦是为秦灭六国做铺垫的人物,而李斯是辅佐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的人物。我们知道,司马迁对人物的排序,大致是按照时间线索展开。从这个角度看《刺客列传》里的五个人就会发现,在时间上,能够插入吕不韦和李斯之间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荆轲。

  这等于提醒我们,《刺客列传》的核心人物是荆轲。

  但问题是,作为刺客,除了刺杀的对象更有名,荆轲似乎并不比其他几位更出色,一来他没有完成任务。行刺失败,已经让人失望了,结果失败后,他又说出了雇主燕太子丹的身份——本来,行刺者为指使者保密,这是基本的要求。看起来,荆轲似乎并不是一名靠谱的刺客。

  那么荆轲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何刺秦?司马迁又为何如此看重他?我们一起走进《史记》来看一看。

  隐忍深沉

  《史记》对荆轲的塑造是层层铺垫,一点一点深入的。司马迁在一开始点出,荆轲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他的爱好是读书、击剑,而且他曾经用剑术作比喻,游说卫国的国君,希望卫国能自强改革。但是,卫国国君没有任用他,于是荆轲也就离开卫国,来到赵国云游。

  接下来司马迁记录了两件荆轲云游期间在江湖上的典型事迹。

  第一次是在榆次城,也就是今天山西省晋中市附近,在那里,荆轲遇到了著名的剑术大师盖聂。两个人讨论剑术发生争执,盖聂怒目直视荆轲,然后荆轲就离开了榆次。接着,荆轲又在邯郸和豪侠鲁句践下棋。中间两人因为下棋发生争执,鲁句践怒斥荆轲,荆轲不出声,转身就跑了。

  司马迁写这两个事件,是想表达荆轲胆小怕事吗?当然不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荆轲“其为人沉深好书”,再结合他后来敢去行刺秦王的行为来看,我认为,荆轲很可能只是不希望在这些细小的问题上,与对方发生无谓的争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荆轲隐忍深沉的个性。

  后来,荆轲又从赵国来到燕国。在这里,他遇到了一帮好朋友。荆轲最亲密的两个朋友,一个是器乐名家高渐离,一个是没有留下姓名的狗屠。三个人常常一起喝酒、唱歌,甚至会边哭边唱,旁若无人,纵情恣意,不在乎他人眼光。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史记·刺客列传》)

  也是在燕国,荆轲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人——燕国隐士田光。他知道荆轲不是一般人,善待荆轲。也正是他,改变了荆轲之后的人生轨迹。

  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史记·刺客列传》)

  重情重义

  当时,燕太子丹因为和秦王嬴政有私人恩怨,再加上当时秦国不断威胁燕国,所以燕太子丹策划了一个绝密行动,那就是寻找勇士去劫持秦王嬴政,逼迫对方签署一个和平协议。显然,这个任务很难完成。就算实现了,去劫持秦王的人也很难全身而退。这就意味着,必须找一个胆大细心、勇于赴死的人。

  太子丹最初找的人就是这位田光。

  但是,当时田光已经老了,于是他向燕太子丹推荐了年轻的荆轲。临别之际,太子丹叮嘱田光,千万不要走漏风声。田光听完低头笑了。《史记》的原文是:田光俛而笑曰:“诺。”

  接着田光找到荆轲,将刺秦的计划托付给荆轲,然后当着荆轲的面自杀了。田光的死,一方面是为了向太子丹证明自己绝不会泄密;而另一方面,田光选择自杀,也意味着他在表明,自己不是因为怕死才推荐荆轲,而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无法胜任刺秦的重任,更知道荆轲足以担当大任,所以才推荐了荆轲。

  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原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偻行见荆卿,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原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於太子也,原足下过太子於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吾闻之,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告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原先生勿泄’,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欲自杀以激荆卿,曰:“原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因遂自刎而死。(《史记·刺客列传》)

  这里隐藏着一个长期遭到误解的真相,那就是,荆轲参加劫持秦王的行动,确实是要报答一个人。但这个人不是太子丹,而是以死相托的田光。他是要回应田光对他的信任。

  事实证明,田光没有看错荆轲。在接下来的事情里,司马迁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深沉缜密,又敢作敢当的荆轲。

  强烈的自我意识

  荆轲找到太子丹,告知田光的死讯。太子丹哭过一番后,《史记》说他“避席顿首”,就是离开席位向荆轲叩首。以太子之尊向一个庶民行这样的大礼,可以说是极高的礼遇了。可是荆轲怎么样反应呢?他迟迟不应,良久才说:这是国家大事,我能力有限,恐怕不足以胜任。直到太子丹一再叩首,荆轲这才许诺。

  在我看来,荆轲并非是在犹豫,因为当他答应田光的那一刻就已经下了决心。在这里,他只是要用这样的方式让太子丹知道,他的诺言是不会轻易给出的,而一旦给出,就会做到极致。

  于是,接下来司马迁写到,荆轲认为,要想取得秦王的信任,必须带上两样信物:一是督亢地图。督亢具体是指哪里,后来说法不一,总之是对燕国很重要的一块土地,现在要献给秦王。二是樊於期的人头。

  樊於期是秦国通缉的逃犯,因为散播侮辱嬴政的言论,嬴政对他恨之入骨,而樊於期现在投靠了燕太子丹,就在燕国。若能献上他的人头,接近嬴政的机会就能大大增加。

  但太子丹犹豫不决,杀掉一个投靠自己的人,这有违君子之道。荆轲于是自己找到樊於期,说明事情原委。而樊於期也像田光一样主动自杀,用自己的生命帮助荆轲完成计划,让荆轲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但是,这个计划还是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瑕疵。原来太子丹为荆轲挑选了一个助手,秦舞阳。此人十三岁即杀人,是个猛士。但荆轲心中已有理想人选,这个人是谁,我们无法得知,能知道的是,荆轲在等他。然而荆轲的等待,却让太子丹怀疑他是不是后悔了。就像太子丹小看了田光,他也不懂得荆轲这样的人。他对荆轲说:“时间紧迫,先生是不是无意按照原计划行动呢?不然就让秦舞阳先行出发吧!”

  就这样,在太子丹这个雇主的催促下,荆轲仓促上路,于是就有了易水送别的经典一幕。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於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史记·刺客列传》)

  送行者都换上白色衣冠,给荆轲送行。也许他们也知道,荆轲此行凶多吉少,所以满座垂泪涕泣。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他的筑声而歌。今天我们能知道的歌词只有一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这样悲壮的氛围里,“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他登上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这就是荆轲的果决,他要用生命去完成自己的承诺。

  刺秦的结局,我们都知道了。那位太子丹挑中的助手秦舞阳拖了后腿,他来到大殿前,就吓得变色,结果刺秦计划等于是荆轲一个人执行的。而荆轲留给世人最后的姿势,司马迁用了八个字,“倚柱而笑,箕踞以骂”。箕踞,是两腿张开,在那时被认为是一种傲慢的坐姿。他用这样的姿态表达他对嬴政的轻蔑,骂道:“我没杀死你,是想活着劫持你,得到盟约来回报燕太子!”

  这就回到开头的疑问——为什么荆轲要暴露太子丹的身份呢?因为最初的谋划,并不是简单行刺,而是让荆轲劫持嬴政。但如果无法劫持秦王嬴政呢?那就刺杀他。而荆轲似乎是到最后一刻,依然顽固地追求“劫持”这个理想目标,甚至放过了杀死秦王的机会。而他最终说出太子丹这个名字,我猜想,很可能是要让嬴政知道,你的敌人是燕太子丹,而不是燕国的百姓。这也再次说明,荆轲不是某一个人的工具,从头到尾,他都有自己的行事准则。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荆轲死了之后,又来了一个刺秦之人。这个人,就是他好朋友,高渐离。他通过自己的音乐才华一步步接近嬴政,不惜牺牲双眼,变乐器为武器,砸向嬴政。这一次行动又失败了,高渐离也死了。

  写到这里,司马迁特别提到鲁句践的一句话。鲁句践,就是前面荆轲和他下棋起争执的那位,当他听说荆轲刺秦王的事情之后,私下里说:“唉!可惜荆轲不精通刺剑之术啊!我也太不了解他了。”

  司马迁为什么要在临近结尾的地方写这么一段?历来有很多种解释,其中一种解释是荆轲也许确实剑术不佳,但他却干了一件很多剑术好的人,不敢想、不敢干的事情。正是在这里,荆轲的形象进一步饱满鲜明,成为了中华历史上的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刺秦虽然失败,但他始终没有违背自己的志向,愿意为了大义献出生命。今天看来,荆轲的行为也许极端,但荆轲代表的刺客精神却在华夏历史中自成风景。

  鲁句践已闻荆轲之刺秦王,私曰:“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太史公曰: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又言荆轲伤秦王,皆非也。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史记·刺客列传》)

  总结

  好,我来总结一下这一讲的内容。

  今天这一讲,我梳理了荆轲的生平。从中你会发现,荆轲心怀大志,但怀才不遇,流浪江湖。他重情重义,为了知己走上刺秦之路。在这条道路上,田光、樊於期、荆轲、高渐离,这四个人独特的相遇相知,形成了一条独特的风景线。最终,荆轲的行动虽然失败,但他的勇气和担当,以及他和朋友之间的友情,却永远流传了下来。

  最后,我再给你留一道思考题:有人认为,荆轲刺秦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对这种观点,你怎么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