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网

为什么各地八景中都有一轮月?杜甫“月是故乡明”有答案了

linx

9月6日下午5点,秋高气爽,月亮高挂天空,郑州CBD上空,一只飞鸟从月亮下飞过。

9月7日傍晚,郑州市农业路,月亮从两座高层住宅楼间升起。

9月6日傍晚,夕阳余晖下的郑州CBD,月亮的倒影映在如意湖面。

光绪版淮宁县志中的蔡池夜月(上图为右半边图)

光绪版淮宁县志中的蔡池夜月(上图为左半边图)

民国郑县志艺文志部分的熊桥芦月诗歌,新郑诗人司星聚作(司星聚的八景不同于乾隆年间的八景,区别便是里面有月亮)

新乡县志(明代正德年间)中八景之一的鸿门夜月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刘瑞朝 文 白周峰 摄影

又近中秋,中秋月圆,天上月圆,人间光满。杜甫说,“月是故乡明”,那么,为什么故乡的明月是最明丽的?其实,从明月几乎占据了各地“老八景”的一个固定席位,就可以见到月亮在一个地方的文化意义和心理位置。

或是寒潭夜月,或是平台晓月,或是高山月,或是楼外月,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在选取地方八景的同时,也在安排着明月的浪漫。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查阅了明代正德和嘉靖年间、清代乾隆年间、民国时期等河南多地的县志,发现明月在“八景”中独特而又重要的地位,或能解读杜甫的那句“月是故乡明”的断语。

【发现】每个地方的八景里都有明月?郑州则有官方版和地方版的分歧

众所周知,“八景”不是时髦词,而是我国古代约定俗成的一种风物景观,也是一个地方人文文化的历史体现。

大到一府一州,小到一县一山,皆可有八景以吟之。不同地域的八景,大同小异,也不失地域特色。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发现,与月有关的景致,几乎出现在绝大多数地方的志书、诗文和民间传说中。

比如,北京八大景有卢沟晓月,南京即金陵的八景(明代)有凤台秋月。两个地方,南北何止千里,但八景之中,皆有一轮月色。那么,曾经被文人士大夫认同的郑州八景中,是否也有一轮明月?

对郑州八景的记载,最早见于乾隆十一年知州张钺主修的《郑州志》,在卷首印制了郑州八景图,并配以张钺手书七言绝句各一首。这八景分别是凤台荷香、龙岗雪霁、梅峰远眺、古塔晴云、卦台仙景、海寺晨钟、圃田春草、汴河新柳。

而民国五年的《郑县志》,收录了光绪年间郑州学正朱炎昭关于郑州八景的七言律诗八首。这样看来,郑州是打破了常规,罕见地没有将月色纳入到八大景体系。

但是,郑州本地的月色好不好,还要由郑州人自己说了算。同样是民国五年的《郑县志》,与朱炎昭同时代的郑州籍诗人司星聚,却创作了和上述两人内容不同的八景诗,除了汴河新柳外,其它七景均不同,分别是黉墙春柳、南池荷风、熊桥芦月、北冈林雪、奎楼夕照、吕阁晨钟、西城烟树。

熊桥,有说法称是今日陇海路南关街附近的古桥。司星聚在诗中写道,“一白沉沉月色饶,芦花萧瑟傍溪桥。霜凝野渡华鲜洁,星落寒潭影动摇”。可见当时的熊耳桥月色,曾征服了这位新郑诗人的心。

【现象】或是晓月或是夜月,明月颇得河南各地古人的心

杜甫的名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不仅每年白露节气被广大网友疯狂转发,也会在中秋之夜被很多人轻吟。

那么,月亮是不是家乡的最圆?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在对河南各地明代、清代、民国地方志书进行整理时,发现月亮是各地八景中最为普遍和常见的存在。

有关一个地方八景的表述,有的在志书“形胜”部分,有的是“艺文”部分,有的在“古迹”部分。而有关月亮的景致,多数情况下和水有关,区分以晓月和夜月。由此可见,破晓之月、幽夜之月,最动人心魄。

以洛阳为例,洛阳八景中有天津晓月。天津是一座桥,是唐时洛河上的天津桥。记者查询到河南最早的一批县志,基本是明代嘉靖年间的。而在这批县志中,各地在编纂志书时,基本都会将八景考虑在内。下面,记者按照河南不同方位划分,简单举几个例子。

豫东,《夏邑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影印本)中有“十景”,其中一景为平台夜月,注解称平台位于“县西二十里,地僻野旷,昔人有台空偏受月之句,尚存”。

《尉氏县志》(同上)提到,“河南总志尉氏八景,曰,蓬池温泉……康沟夜月……圣井甘泉,尉氏县志同”。康沟河,根据记载位于尉氏县城南门外。

豫北,《新乡县志》(同上,正德年间)中的“八景”,有“鸿门夜月”。此鸿门,不是楚汉相争中的鸿门,而是明代新乡一个地质条件较为独特的地方。县志中注解说,“按鸿门在县东十里,平沙千顷,寂无一尘,每遇月夕,沙月交辉,光明加倍,故曰鸿门夜月”。这不异于一小则写景散文。

豫中,《正德汝州府志》(同上),囊括了汝州、郏县、鲁山、宝丰、伊阳等地。其中,宝丰、伊阳八景中没有明月,汝州则有龙泉夜月,注解“龙泉夜月,龙泉在州西南,其水莹然,清洁可爱”,郏县有灵泉夜月,注解“泉在凤翅山下,其水澄洁可爱”。鲁山有南华夜月,注解“南华观名在县治之东南”。

豫南,《嘉靖邓州志》(同上)囊括了邓州、内乡、新野、淅川等地的志书。其中,邓州、内乡、新野的八景中均有与月有关的景致,依次是“书楼夜月”“菊潭晓月”“龙沟晓月”。

【分析】将明月纳入“八景”系统 抒发浓厚的思乡之情

稍加搜集、整理,不难发现,与月有关的八景,按时间来分,有“晓月”“夜月”。按观赏地来分,则有水月、山月、台月,水则或潭或泉或沟或河,山则或高或名或奇或险,台则是更早的高出于地面的遗迹之处。当然,这并不足以概括所有的明月景致,比如上面提到的新乡的鸿门夜月,则是一片开阔平坦之地。

不过,这也基本印证了古人较为喜欢的几种类型的观月地。基本特征是,地方较为开阔,没有遮挡物,有一定的高度,可以在山上,可以在台上,也可以在楼上。

那么,为什么明月能够成为一个地方传统八景中的常客,甚至有占据固定名额之势头呢?著名文化学者、河南省人民政府原参事郑泰森分析说,明月出现在“八景”之中,更多体现的是思乡的情调。郑泰森说,他曾经研究过地方志书这一文化现象,明代嘉靖年间和清代乾隆年间,是两个比较大的修地方志的高峰期。主持编纂志书的人,也是各地地域文化传承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基本都是当地的知县。

他说,知县多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第一个官职,过去的文人,离乡千里,去他乡做官。月亮代表的是思乡的情愫,而异地为官的知县,就很容易被一轮明月所触动。

古代文人对乡愁、乡情是十分在乎,所以,他们在吟咏为官之地的月亮的同时,实际上也在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所谓“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明月是共有的,但投射到每个人的心中,激荡起的是不同的个人的感情。

“无论是千里去游学、游历、游宦,都伴随着浓厚的乡愁,而古代文人的依托,就是月亮。”郑泰森说,所以在他们的笔下,也注定会写到有关月亮的景致。

【变迁】“八景”文化地位大为弱化,明月在国人心中的位置仍不可动摇

其实,有不少人是通过鲁迅先生的《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了解到八景文化的。鲁迅先生在文中写道,“我们中国的许多人,——我在此特别郑重声明:并不包括四万万同胞全部!——大抵患有一种‘十景病’,至少是‘八景病’,沉重起来的时候大概在清朝。凡看一部县志,这一县往往有十景或八景,如‘远村明月’、‘萧寺清钟’、‘古池好水’之类”。

可见,鲁迅先生对各地的八景文化是颇有研究的,因为八景中最常出现的意象,除了月亮,便是暮鼓晨钟、晴云淡烟之类的。但是,对于八景文化,我们也不能一概否定。

郑泰森说,八景文化,是一种特别独特的文化,一般都不是由本地人选定和歌颂的。古代知县到了地方任职,更多的是抓社会治理工作,所以有足够多的精力去关注当地的文化。通过修志书、做笔记等来关注当地的文化,发现和弘扬当地的文化。

不过,随着修地方志时代的后移,到民国版县志时,八景文化已经不再突出,不做重点处理,有的只是放在艺文志中。这一方面是八景涉及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建筑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也是科技的进步、交通方式的便捷,导致人与家乡之间的时空距离被压缩,思乡情怀也随之变化。所以,明月也随着“八景”的悄然谢幕,而黯淡了光华。

但是,中国的月亮,却并不单纯是一轮科学的自然的月亮,而是人文色彩极浓的月亮。河南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天文馆馆长李德范在和记者多次沟通时都强调,科技再发达,时代再进步,即便大家都知道了月亮上都是石头,没有什么月宫、桂树、嫦娥,但中国人依然认为月亮是浪漫的,可以抒发思乡怀人之情。

郑泰森说,月亮在国人的思维中有圆满的意思。追求圆满,也是华夏儿女文化心理中永恒的存在,中国人对满月是情有独钟的。所以,明月可以和“八景”一块儿消失,却无法从大家的心理层面抹除了。正所谓天地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人间逢佳节,自然倍思亲。

标签: 都有 杜甫 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