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网

盗电价值近2000万!发现近4000台比特币矿机偷电挖掘比特币

zhoucl 1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

欧意最新版本app是一款安全、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APP下载  官网地址

盗电挖矿内幕:揭秘近4000台比特币矿机如何偷电价值近2000万

在数字货币的浪潮中,比特币无疑是最受关注的明星。然而,伴随着比特币挖矿的火热,盗电现象也层出不穷。近日,某地警方查获近4000台比特币矿机,盗电金额高达2000万。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也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在这个新兴行业中,电力资源的使用与管理问题。

首先,让我们深入了解比特币挖矿的基本原理。比特币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其交易和生成都依赖于区块链技术。挖矿是指通过计算机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以验证和记录交易,进而获得比特币奖励。这个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矿工们的利润往往与电力成本密切相关。由于电力费用在挖矿成本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许多矿工开始寻求降低电费的方式,以提高盈利能力。

然而,正是这种对低电价的追求,催生了盗电的现象。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手段,窃取电力资源,以此来降低挖矿成本。这次被查获的近4000台矿机,正是通过非法接入电网的方式,盗取了大量电力。根据警方调查,这些矿机的运行时间长达数月,导致了巨额的电费损失,给当地电力公司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在这一事件中,盗电的手法相对隐秘,给执法部门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警方通过对电力使用情况的监测,发现了异常用电现象,才最终锁定了这些非法矿机的存在。调查显示,这些矿机多集中在偏远地区,因其人烟稀少,监管力度相对较弱,成为了不法分子“挖矿”的温床。

除了对电力资源的盗取,矿机的集中使用还引发了其他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矿机的噪音污染和散热问题。众所周知,矿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噪音和热量,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在一些农村地区,居民们常常抱怨矿机的噪音让他们无法正常休息,而高温则导致周围环境的恶化。这种情况下,矿工与当地居民的矛盾日益加深,甚至引发了多起冲突。

而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盗电挖矿的行为不仅影响了电力公司的正常运营,也对整个比特币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随着比特币价格的波动,挖矿的利润也在不断变化。一些小型矿工为了生存,可能会铤而走险,采取盗电等极端手段,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不规范和混乱。

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始加强对比特币挖矿的监管。以中国为例,政府在2021年对比特币挖矿进行了全面打击,许多矿工被迫关闭矿场,转移到其他国家。这种监管措施的实施,旨在保护电力资源的合理使用,遏制盗电现象的蔓延。然而,监管并非一劳永逸,依旧需要持续关注和完善相关政策。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矿工们也在不断寻求新的出路。一些矿工开始尝试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以降低电力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样的转变不仅有助于提高矿工的盈利能力,也为比特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从这个角度来看,盗电事件的曝光,或许可以成为比特币行业转型的契机。通过加强监管、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以及提高公众对电力资源合理使用的意识,或许能够有效遏制盗电现象的发生,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各界的参与至关重要。电力公司、政府部门、矿工以及普通居民都应当共同努力,形成合力。电力公司可以通过提升监测技术,加强对用电情况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政府部门则应加大对非法挖矿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而矿工们也应当树立责任意识,合法合规地进行挖矿活动,寻找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结尾部分,面对比特币挖矿的未来,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和审慎的态度。数字货币的崛起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风险和挑战。如何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电力资源,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值得每一个从业者和参与者深思。毕竟,只有在健康、规范的环境中,比特币行业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而盗电现象的根除,正是这一目标的重要一步。

比特币是一种点对点交易的虚拟加密数字货币,可以通过在网络上"挖矿"的方式获取,并在交易中获得价值。自2009年诞生以来,比特币的价格逐年升高,交易价格最高时超过7万元。近期,镇江警方破获的一起特大盗电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使用近4000台设备"挖矿"获取比特币,在此期间盗电的价值近2000万元。7月11日,镇江丹徒警方通报了此案详情,警方表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江苏破获的盗电数额最大案件,在全国也属罕见。

△警方抓捕犯罪嫌疑人。

蹊跷

有用户大量用电,但电表计数显示却很少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今年 3 月,镇江市供电公司向公安机关报案,反映从 2018

年开始,在镇江新区及丹徒辛丰、高桥、谷阳、江心等地,有用户大量用电,但电表计数显示却很少,且多次查勘均未发现异常,怀疑这些地区存在重大窃电违法行为。

△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检查电力设备

接报后,镇江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会同丹徒公安分局成立专案组。专案组会同镇江供电公司,围绕重点电量异常区段具有大功率变压器且远离居民居住区的废弃、老旧厂房进行排查。

"这个团伙作案手段十分隐蔽,主要成员均为浙江籍人员,雇佣的人员也大多非镇江本地人,他们一般不与当地人交流,周边群众也不清楚他们具体在做什么,平时厂房大门紧锁,只听到有机器运行嗡嗡的噪音,他们在厂房四周还安装有多台监控设备,外人很难接近。"丹徒公安分局刑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金留明说。

为避免打草惊蛇,侦查人员重点开展外围走访调查,深入了解废弃厂房企业外租情况,筛查盗电犯罪嫌疑人。很快,警方就查明了一名主要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并围绕此人的日常生活规律和异常资金往来等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对该犯罪团伙的组织架构、成员组成、成员的真实身份、犯罪过程,以及各"矿区"和"矿机"维护操作人员之间联系和涉案关系等信息展开调查,全面收集固定盗电流程、环节的链条证据。

侦查

嫌疑人租 9 处厂房,批量安装"挖矿"设备偷电

经过近两个月的缜密侦查,警方基本掌握了下列事实:以兰某(男,1976

年生,浙江温州人)等人为主要成员的犯罪团伙在镇江新区和丹徒辛丰、谷阳等地租赁9处厂房,批量安装"挖矿"设备,外聘数十名浙江籍同乡和常州、徐州等外地人员,实施盗窃国家电力的违法行为。

△作案现场发现了大量"挖矿"设备

由于现场的窃电证据能快速消除,瞬间使电表恢复正常,所以极难发现该犯罪团伙的具体窃电行为。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上门检查时,违法分子不轻易开门,并迅速将"挖矿"设备关停、拆除窃电设备,以防窃电行为被发现,但关停一段时间后,他们又会将"挖矿"设备重新开启。

"这个案件认定的最主要证据就是盗电的设施,如果不能现场查获盗电的行为就很难对这个团伙进行查处。"金留明说。

5月20日凌晨4时许,警方组织100余名警力,分成多个抓捕组,对先期查明的9处"挖矿"设备放置点和4处主要嫌疑人居住地,同时展开抓捕行动,当场抓获涉案人员22人,查封"挖矿"设备3000余台,并现场查获了盗电设施。

民警现场对犯罪嫌疑人展开突击审讯,继而又发现3处隐匿的"矿场"和"挖矿"设备700余台,发现了"矿场"经营中间人、网络维护人和多名"矿主"类投资人。

就在警方采取抓捕行动前一天,该团伙还通过一个境外网上平台交易了价值100多万元的比特币。

对各"挖矿"设备放置点配电房内的电力设备改装情况,随警行动的约20名供电公司工作人员现场进行了勘查。

△作案现场发现了大量"挖矿"设备

"每台‘挖矿’设备因型号不同每天运行耗电量高达25-50度电,而且都是工业用电,数千台‘挖矿’设备24小时同时运行,耗电量更是十分惊人,他们的盗电行为给国家带来了巨大损失。"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后经镇江质监部门和镇江供电公司现场勘定,该团伙累计盗电的价值达近2000万元。

现场抓捕行动结束后,专案组民警兵分几路,赶赴浙江、安徽等地继续抓捕其余涉案人员并开展调查。专案组民警连续一个月加班加点,奔走在供电公司、物价局、质量监督部门、检察院之间,调查取证、核价鉴定、沟通协调,为案件的顺利办理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条。

交代

为少交电费,他们利用窃电装置使电表慢走

据兰某交代,2017年他听别人介绍后,在云南某地投资10台"挖矿"设备,由于当地采用的是水力发电,电费很便宜,他赚到了丰厚的利润,但当地一年有7个月的枯水期,期间无法用电。

经居住在镇江的熟人王某介绍后,兰某来到镇江购买安装"挖矿"设备,继续获取比特币。

起初,兰某等人只租用了一两处厂房,安装的"挖矿"设备不多,盗电量也不大。因为"挖矿"设备耗电量很大,他们如果按照标准缴纳电费,不仅赚不到钱,还会亏本。为少交电费,他们利用窃电装置使各"挖矿"设备放置点配电房内的电表慢走,从而达到大量盗电的目的。

△犯罪嫌疑人私自在电表上接线。

从2017年开始,兰某等人陆续在镇江新区、丹徒等地选择租用了远离居民区、变压器距离厂区近的闲置厂房,安装"挖矿"设备。从2018年底开始,随着比特币交易价格明显上涨,兰某等人扩大投资,同时邀请多名浙江籍老乡共同投资,购买了大量"挖矿"设备,有的放置点安装"挖矿"设备达到了400台以上,12处放置点的"挖矿"设备总数近4000台。该团伙盗电量迅猛增多,这很快就引起了供电部门的关注。

"由于我们缺少强制检查手段,不能第一时间进入用户配电房检查,在多次检查中均未能当场发现窃电行为和窃电证据,公司决定向公安机关报案。"镇江供电公司相关人员介绍。

从今年6月份开始,当地公安机关联合供电企业开展为期 1

年的打击整治盗窃电力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严密防控盗窃电力违法行为,着力维护公平良好的供用电秩序,保障国家经济利益和社会公共安全。

目前,20余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标签: